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謳謠》

Library Resources
1 謳謠:
《爾雅》曰:徒歌謂之謠。

2 謳謠:
《毛詩》曰:心之憂矣。我歌且謠。

3 謳謠:
《左傳》曰:宋城,華元為植,巡功。城者謳曰:睅其目,皤其腹,棄甲而復,于思于思,棄甲復來。

4 謳謠:
《家語》曰:孔子相魯,齊人歸女樂,魯君淫荒,孔子遂行,師乙送孔子曰:吾欲歌,可乎。歌曰:彼婦人之口,可以出走,彼婦人之謁可以死敗,優哉游哉。聊以卒歲。

5 謳謠:
《列子》曰:堯微服遊康衢。童兒謠曰:立我蒸民,莫匪爾極,不識不知,順帝之則。事具雜文部詩篇。

6 謳謠:
《韓子》曰:齊桓公飲酒醉,遺其冠,恥之。管仲曰:公不雪之以政。公曰:善,因發倉,賜貧窮。三日而民歌之曰:公胡不復遺其冠乎。

7 謳謠:
《呂氏春秋》曰:魏襄王使史起為鄴令,引漳水灌田,民大得利。相與歌曰:鄴有聖令為史公,決漳水,灌鄴旁,終古斥鹵生稻粱。

8 謳謠:
《史記》曰:曹參為漢相國。百姓歌之曰:蕭何為法,講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載其清靜,民以寧一。
又曰:衛子夫為皇后,弟青貴震天下。天下歌之曰:生男無喜,生女無怒,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

9 謳謠:
《漢書》曰:趙中大夫白公奏川渠引涇水,民得其饒。歌之曰:田於何所,池陽谷口,鄭國在前,白渠起後,舉鍤為雲,決渠為雨,涇水一石,其泥數斗。事具產業部田篇。
又曰:馮立為西河上郡,在職公廉,與野王相代,治行相似而多恩。吏民乃歌曰:大馮君,小馮君,兄弟繼踵相因循,聰明聖智惠吏民,政如魯衛德化均,周公康叔猶二君。

10 謳謠:
《東觀漢記》曰:張湛為漁陽太守,開田八千餘頃,勸民耕種,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無附枝,麥秀兩歧,張君為政,樂不可欺。事具職官部刺史篇。
又曰:廉範,字叔度,為蜀郡太守,舊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範乃毀削先令,但嚴儲水而已。百姓歌之曰:廉叔度,來何暮,不禁火,民安堵,昔無一襦,今有五蔥。事具職官部刺史篇。

11 謳謠:
《新序》曰:延陵季子,以劍帶徐君墓樹。徐人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舊故,脫千金之劍,以帶丘墓。事具懷舊篇。

12 謳謠:
謝承《後漢書》曰:岑胵遷魏郡大守。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我有蟊賊,岑君遏之,狗犬不驚,足下生𣯛,含哺鼓腹,焉知凶災,我嘉我生,獨丁斯時,美哉岑君,於戲在茲。
又曰:皇甫嵩,請冀州一年田租,以贍飢民。百姓歌曰:天下亂兮市為墟,母不保子妻失夫,賴得皇甫復汝居。事具職官部刺史篇。
又曰:劉騊駼除摐陽長,以病免。吏民思而歌之曰:悒然不樂,思我劉君,何時復來,安此下民。事具職官部縣令篇。
又曰:郭賀,字喬卿,為荊州刺史,到官有殊政。百姓歌曰:厥德仁明郭喬卿,忠正朝廷上下平。事具職官部刺史篇。

13 謳謠:
《續漢書》曰:張霸為會稽郡,越賊歸附。童謠曰:棄我戟,捐我矛,盜賊盡,吏皆休。
又曰:李燮拜京兆,詔發西園錢,君上封事,遂上不發,吏民愛敬。乃謠曰:我府君,道教舉,恩如春,威如虎,剛不吐,弱不茹,愛如母,訓如父。

14 謳謠:
《吳志》曰:周瑜少精意於音樂,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時人謠曰:曲復誤,周郎顧。

15 謳謠:
《吳錄》曰:王譚,字世容,為成武令,民服德化,宿惡奔迸。父老歌曰:王世容,治無雙,省徭役,盜賊空。

16 謳謠:
王隱《晉書》曰:王祥為本州別駕。時人歌曰:海沂之康,實賴王祥,邦國不空,別駕之功。
又曰:裴秀年十歲餘。時人謠曰:後進領袖有裴秀。
又曰:諸葛恢,字道明,荀闓,字道明,蔡謨,字道明,有名譽,號曰中興三明。時人歌之曰:京師三明各有名,蔡氏儒雅荀葛清。

17 謳謠:
《續安帝紀》曰:司馬休之兄尚,為桓玄所敗,休之奔淮泗,頗得彼之人心。從者為之歌曰:可憐司馬公,作性甚溫良,憶昔水邊戲,使我不能忘。

18 謳謠:
《會稽典錄》曰:徐弘,字聖通,為汝陰令,誅鋤姦桀,道不拾遺。民歌之曰:徐聖通,政無雙,平刑罰,姦宄空。

19 謳謠:
《文士傳》曰:束晢,太康中大旱,晢乃令邑人躬共請雨,三日水三尺。百姓為之歌曰:束先生,通神明,請天三日甘雨零,我黍以育,我稷以生,何以酬之,報束長生。

20 謳謠:
《殷氏世傳》曰:殷褒為滎陽令,廣築學館,會集朋徒,民知禮讓。乃歌曰:滎陽令,有異政,脩立學校人易性,令我子弟恥訟爭。

21 謳謠:
車頻《秦書》曰:符堅時,關隴百姓豐樂。民歌之曰:長安大街,兩邊種槐,下走朱輪,上有鸞栖。

22 謳謠:
《趙書》曰:劉曜討陳安於隴域,安死。乃謠曰:隴城健兒曰陳安,體幹雖小腹中寬,愛養將士同心肝。事具軍器槊篇。

23 謳謠:
《趙書》曰:汲桑,六月盛暑,重裘累茵,使人扇,患不清涼,斬扇者。時軍中為之謠曰:士為將軍何可羞,六月重茵被豹裘,不識寒暑斬他頭。

24 謳謠:
《襄陽耆舊記》曰:山季倫每臨習池,未曾不大醉而還。恆曰:我高陽池中也。襄陽城中小兒歌之曰:山公何所去,往至高陽池,日夕倒載歸,酩酊無所知,時時能騎馬,倒著白接離,舉鞭向葛強,何如并州兒。

25 謳謠:
《世說》曰:郤超王珣,並以俊才,為桓大司馬所眷,珣為主簿,超為記室參軍,超為人多鬚,珣形狀短小。時人為之歌曰:髯參軍,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26 謳謠:
《晉夏侯湛長夜謠》曰:日暮兮初晴,天灼灼兮遐清,披雲兮歸山,垂景兮照庭,列宿兮皎皎,星稀兮月明,亭檐隅以逍遙兮,盻大虛以仰觀,望閶闔之昭晰兮,麗紫微之暉煥。

27 謳謠:
《晉湛方生懷歸謠》曰:辭衡門兮至歡,懷生離兮苦辛,豈羈旅兮一慨,亦代謝兮感人,四運兮道盡,化新兮歲故,氣慘慘兮凝晨,風悽悽兮薄暮,雨雪兮交紛,重雲兮四布,天地兮一色,六合兮同素,山木兮摧披,津壑兮凝冱,感羈旅兮苦心,懷桑梓兮增慕,胡馬兮戀北,越鳥兮依陽,彼禽獸兮尚然,況君子兮去故鄉,望歸塗兮漫漫,盻江流兮洋洋,思涉路兮莫由,欲越津兮無梁。

28 謳謠:
《陳沈炯獨酌謠》曰:獨酌謠,獨酌獨長謠,智者不我顧,愚夫余未要,不愚復不智,誰當余見招,所以成獨酌,一酌傾一瓢,生涯本漫漫,神理暫超超,一酌矜許史,再酌傲松喬,頻煩四五酌,不覺凌丹霄,倏忽厭五鼎,俄然賤九韶,彭殤無異葬,夷跖可同朝,龍蠖非不屈,鵬鷃但逍遙,寄語號呶侶,無乃大塵囂。

URN: ctp:n54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