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一百二十五

《卷一百二十五》[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萬姓統譜》卷一百二十五 明。 淩迪,知 撰上平聲。
3
一,東
4
東方濟南,羽音伏義之後,帝出于震,是為東方,因氏漢。東方朔平原,厭次人。武帝時,上書稱旨,待詔公車金馬門,以恢諧得親幸,累遷大中大夫、給事中。時有正諌法言,以為滑稽之雄。
5
南北、東方光。豫州人起兵討侯景。
6
東方虬武后朝為左史,工詩  東方顯開元中,含象亭十八學士中人宋東方暉開封人,熙寧登科  東方穎叔梓州人,嘉祐登科東方覲天聖間,知定海軍事
7
、東方正棲霞人。洪武中,任石屏州知州、東方耀字韞中,吳江人,洪武十一年任本學訓導東里姬姓,鄭大夫子產,居東里,因氏焉
8
三國東里昆南陽太守    東里兖見《魏志》
9
東里冕秦人    東里袞東陽太守東鄉宋大夫。東鄉為人之後。
10
鄉子琴髙宻人并州䕶軍
11
東鄉助。著《周易物象什疑》一卷。
12
,東鄉巍丹稜人嘉靖中廣西平南縣訓導東野
13
東野畢弋見《家語》   東野稷見《莊子》東閭
14
,東閭子嘗富貴,後乞食于道,曰:「吾為相六年,未嘗薦一士」。見《說苑》、東郭姜姓,齊公族桓公之後
15
東郭《書》齊大夫見《左傳》。   東郭賈齊人東郭子方魏文侯時人
16
東郭牙齊臣犯顏進諌,不避死亡,不橈富貴,立為大諌之官東郭惠見《說苑》
17
東郭咸陽漢武棺財吏  東郭延年太始人能行容成御婦人術東門姬姓。魯莊公,子遂,字襄仲,居東門,因氏焉漢東門雲荆州刺史    東門京善相馬
18
東門吳。
19
東門奐。守蘇州,又歴濟隂太守。
20
東宮
21
,東宫得臣齊大夫,後隱嵩山,年三百歲。東關。
22
東關嬖五晉人
23
東關義將軍、北亭侯
24
東陽出東陽郡,見《姓苑》
25
南北、東陽無疑、為散騎侍郎,撰齊諧記七卷,宋。東陽厲。武陵太守。
26
東樓姒氏,少康之後,支孫封為東樓公,因為東樓氏周。東樓羽杞大夫
27
公父姬姓,魯季,悼子之子靖,字公父之後周、公父文伯魯大夫悼子,子孫母敬姜有賢德,公之姬姓,季悼子之子鞅字公之之後是也周公之魚魯大夫
28
公士右爵也。久居是爵者,子孫氏焉,公士不害功臣封四代
29
公伯。
30
公伯僚魯人,仲尼弟子
31
公西見《姓苑》
32
《公西箴魯人,孔門弟子,為魯邦之望,後世追封徐城侯。公西赤。魯人孔門弟子能習禮樂,孔子嘗使之言志,對曰:「宗廟之事,如㑹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後世追封鉅埜侯。   公西輿字子之,魯人,孔子弟子
33
公冶見《通志》
34
公冶長。齊人,孔子弟子子,謂其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以其子妻之,後世追封髙宻侯明。公冶志髙宻人,洪武中以人材任右僉都御史。
35
公祖見《通志》
36
公祖句兹魯人,孔子弟子,有今儀,後世追封即墨侯公祖子之孔子子之,即句兹字弟子。公羊頓丘商音
37
公羊髙子夏弟子著《春秋》
38
公良見《通志》
39
公良孺魯人,仲尼弟子。
40
公戶。
41
公户滿意髙堂生弟子,禮官大夫公師。
42
南北、公師藩梁將軍    公師隅粵人公肩
43
公肩定孔子弟子
44
公齊見《通志》
45
公齊定仲尼弟子
46
公族
47
公族進階北海人危言深論,人服其髙公山見《通志》
48
公山不狃季氏宰
49
公牛
50
公牛哀。
51
公儀見《通志》
52
、公儀僣魯人砥功礪行,樂道好善,恬於榮利,不事諸侯,子思與之為友。公儀休。魯人相穆公,嘗拔園葵,出織婦,奉法循理,無所變更。百官自正使食祿者不得與下民爭利,受大者不得取小。
53
公儀,仲子。魯人見《禮記》
54
公緒
55
,公緒恭八及中人
56
公沙見《通志》
57
公沙穆字公義,北海膠州人。桓帝時,遷●農令,有螟虫食稼,乃設壇謝曰:「百姓有過,罪穆之由,請以身禱」。於是暴雨既霽,而螟虫自消,百姓稱曰神明。
58
公沙孚穆子,字允慈,亦為善士,舉孝廉,尚書侍郎、上谷太守公玉見《通志》
59
公玉帶。濟南人,武帝封泰山,欲作明堂,未曉,其制玉帶進黃帝明堂圗,上從之,乃作明堂,如其圖制。
60
公叔姬姓,衛獻公之子,嘗字公叔之後周。公叔文子衛人即公孫,枝仕為大夫,為人亷靜,時稱其不言不笑不取。嘗薦家臣僎為大夫,同升于公朝。卒,諡貞惠文子孔子稱其可以為文。
61
公叔務人魯大夫   公叔痤魏相薦公孫鞅宋。公叔端明。皇祐中,左朝請大夫、知撫州。
62
公孟姬姓,衛公孟縶之後周、公孟、子髙嘗問君子之禮於顓孫子,莫子莫曰:「去而外厲,與爾內折色勝而心自取之」。公、孟不知,以告曾子。曾子曰:「大哉言乎!夫外厲者必內折,色勝而心自取之者,必為人役,是故君子德」。
63
行成而容不知聞,識博而辭不爭,知慮微達而能不愚。
64
公若叔孫氏之族
65
公若藐魯人
66
公明
67
公明賈衛大夫
68
公明儀南武城人,嘗誦周公之言曰:「文王,我師也,周公豈欺我哉?」《檀弓》曰:「子張之䘮,公明儀為志焉」。禇幕丹質,蟻結于四隅,殷士也。闕公。明儀尊其師,亦為子張門人。
69
公明高,南武城人長息問舜往于田,號泣于旻天于父,母高曰:「是非爾所知也」。孟子曰: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為不若是,恝我竭力耕田,供為子職而已矣。父母之不我愛,於我何哉!」
70
公明宣南武城人,學于曾子,三年不讀書,曾子問之,宣曰:「夫子居庭,親在叱咤,不及于犬,馬應賓客,恭儉而不懈惰,居朝廷臨下而不毀傷三者,宣恱之學而未能也,安敢不學乎!」
71
公文
72
公文要衛大夫
73
公上。
74
,公上不害。
75
公上延孫永泰中,南沙令王敬則反,遣人殺延孫,延孫以兵應之。敬則平贈為射聲校尉公晳
76
公晳哀。字季,次,齊人。天下多仕於大夫,為家臣,季次鄙之,未嘗屈節於人,孔子歎之。唐贈郳伯,宋封北海侯。
77
公夏
78
公夏首字子乗,魯人,唐贈元父伯,宋封鉅平侯。公都
79
公都子孟季子問公都子曰:「何以為義內也?」曰:「行吾敬,故謂之內也。嘗問孟子好辨,孟子曰:「我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豈好辨哉?予不得已也」。及論性,告之曰:「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
80
矣,乃所謂善也。
81
公正古官名,其後氏焉
82
公,正範吳人朝邑令
83
公子春秋時外國公子之後周、公子荆衛人仕為大夫,其為居室,始有曰茍合矣。少有曰茍完矣富,有曰茍美矣,無欲速盡美之心。孔子稱其善居室,吳季札以為君子人也
84
公子貞。      公子格楚人公孫髙陽宮,音黃帝太岳之後周。公孫枝岐州人,秦穆公大夫能知人,舉善君子,謂其忠。公孫無知,齊公子莊公十一年,無知弑其君襄公。先是,襄公使其大夫連稱管至父戍葵丘,期至弗代,故謀作亂。無知僖公母弟夷仲年之子,初有寵於僖公,衣服禮秩如適,襄公絀之,故二人因之以作亂,乃弑公而立無知。後為齊大夫雍廩所殺。
85
公孫段字伯石,鄭人為大夫
86
公孫衍,魏之隂,晉人號犀首為秦,說齊、魏攻趙破蘇,秦從約與張儀不善而去。秦儀卒,復歸秦,秦欲相之,為甘茂所間,復之魏。
87
公孫黑肱字子張,鄭大夫以疾歸,邑於公,曰:「吾聞之,生於亂世,貴而能貧,民無求焉,可以徒亡。敬共事君,與二三子,生在敬戒,不在富也」。
88
公孫杵臼晉人為趙朔客,屠岸賈誅朔,杵臼謂朔友程嬰曰:「胡不死?」嬰曰:「朔婦有遺腹,若男我奉之,故不死也」。及生男,賈聞而索之,杵臼曰:「立孤與死孰難?」嬰曰:「立孤難耳」。杵臼曰:「我為其易者」。乃取他人兒匿山中,使嬰謬呼曰:「與我千金,吾告趙氏孤處賈」。諸將隨嬰收杵臼。杵臼,謬曰:「小人哉!程嬰縱不能立孤而忍賣之乎!」遂殺杵臼及孤兒。其趙氏真孤,乃在程嬰處也。公孫與女孔子弟子
89
公孫歸父,公孫歸父有寵于宣公,欲去三桓,與晉謀伐之。㑹宣公卒,季氏怨歸父,遂奔齊。公孫彊。曹伯伯陽好田弋野人。公孫彊亦好田弋,獲白雁而顧之。伯陽因訪政事,大說之,使為司城,聽國政而致宋景公城曹。
90
公孫龍在趙虞卿,欲以信陵君之存邯鄲為平原君,請封公。孫龍聞之,夜駕見平原君曰:「龍聞虞卿欲以信陵君之存邯鄲,為君請封,有之乎?」平原君曰:「然」。龍曰:「此甚不可。且王舉而相趙者,趙乃以君為親戚故也。今信陵君存邯鄲而請封,是親戚受城也,此甚不可。且虞卿操其兩,權事成操,右劵以責事虛名,德君君,必勿聽也!」平原君遂不聽。虞卿厚待公孫龍龍善為堅白之辯。及鄒衍過趙,言之趙,乃絀公孫龍。
91
公孫僑字子產,為鄭大夫,晉、楚不能加以乘輿,濟人於溱、洧。《孟子》曰:「惠而不知為政」。公孫鞅。衛人,衛之諸庶孽,公子也。少好學,刑名之事入秦,見孝公三見,而說以伯道公與語,不自知䣛之前於席也。語數日不厭。
92
公孫舍之鄭大夫字子展,成公之孫,子罕之子。簡公三年,楚伐宋,衛侯救宋,師于襄。牛子展曰:「必伐衛不然,是不與楚也。得罪於晉,又得罪於楚國,將若何?」子駟曰:「國病矣」。子展曰:「得罪於二大,國必亡,病猶不愈於亡乎?」諸大夫皆以為然,故使皇耳帥師侵衛
93
公孫歸生號聲子,字子家,太師子朝之子也。初,伍參與子朝友,其子伍舉與聲子相善,伍舉娶於公子牟公子牟為申公而亡,楚人曰:「伍舉實送之」。伍舉奔鄭,將逐奔晉,聲子如晉,遇之於鄭。郭班、荊相與食而言復故,聲子曰:「子行矣,吾必復子」。泌之戰,晉師敗績,參死,伍舉以公子牟故奔晉,以聲子力得復于楚。
94
公孫丑齊人嘗慕管、晏之功以期孟子,孟子曰:「管仲曽西之所不為也,而子為我願之乎?」因問不動心於《孟子,孟子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95
公孫免餘衛大夫獻公時,●喜専,公患之。公孫免,餘請殺之,乃與公孫無地。公孫臣謀使攻●氏,弗克,皆死。公曰:「臣也無罪,父子死,余矣!免!」餘復攻●氏,殺●喜及右宰穀尸諸朝,公與免。餘邑六十,辭曰:「唯卿備百邑,臣六十矣,下有上祿,亂也。臣弗敢聞。且寗子惟多邑,故死,臣懼死之速及也!」公固與之,受其半,以為少師。
96
公孫閎平帝時,為琅琊太守。時太后臨朝,王莽秉政,方欲文飾太平,使使者分行風俗,采頌聲閑,獨言災害於公府。大司空甄豐劾閎空造不祥,下獄論死。
97
公孫臣,魯人漢文帝十二年,上書曰:「始秦得水德,及漢受之,推終始傳,則漢當土德,土德之應黄龍見,宜改正朔,服色尚黃」。明年,黃龍見成紀帝,于是詔公孫臣拜為博士,與諸生申明土德,草改歴服色事。
98
公孫述哀帝時為清水長太守,以其能使兼攝五縣,政事修理,奸盜不發公孫昆邪義渠人,景帝時為隴西守,以將軍擊吳、楚有功,封平曲侯,著書十五篇。公孫賀昆邪孫,少為騎士。武帝即位,遷至太僕。後以車騎將軍從大將軍衛青出戰有功,封南窌侯。後八歲,遂代石慶為丞相,子敬聲代為太僕,父子竝居公卿位
99
公孫詭齊人。梁孝王招延豪傑,詭以奇邪計見王,賜千金,官至中尉。後王入朝,景帝迎王,既朝上疏,因留,入則同輦,出則同車,帝欲以王為嗣,袁盎中沮之,乃辭歸,後立膠東王為太子,王怨盎與詭隂謀刺盎,賊未得也,天子意為梁使,遣使。按梁事,詭自殺。
100
公孫●菑川人,家貧,牧豕海上,年四十餘,乃學《春秋》雜說。武帝初,舉賢良,對䇿第一,拜博士,待詔金馬門。元朔中,為丞相,封平津侯,開東閣,以延賢人,與㕘謀議。身食一肉,脫粟飯、俸祿,皆以賓客,家無餘貲。
101
公孫度襄平人,父延,避吏居●菟。度初為尹●菟吏,後舉有道,累官遼東太守,東伐高句驪,西擊烏桓,南越海,取東萊諸縣,威行海外,自立為遼東侯。平州牧曹操表度為永康鄉侯。度曰:「我王遼東,何永康也」。藏印綬。武庫卒,子康嗣,魏封為襄平侯
102
公孫瓚遼西令支人,仕為郡書佐,郡守劉道器之妻以女,後守坐事,徵詣廷尉,當徙日南。瓚具饌祭其先人,祝曰:「日南多瘴氣,或恐不還,與先人辭」。於此」再拜而去。道遇赦還,瓚舉孝廉,為遼屬國長史。光和中,將兵伐張純於漁陽,以功遷騎都尉,封都亭侯。屬國長史皆乗白馬,烏桓畏之,更相告曰:「避白馬長史」。
103
公孫松㑹稽人,司●校尉,有行業。 公孫文、琅邪人,與東閣雲學公羊春秋三國。公孫恭度弟康死,子晃、淵皆少衆,立恭為遼東太守,魏文帝拜為車騎將軍,封平郭侯。初,恭病隂消力弱,不能治國,淵長乃脅奪恭位,後自立為王,尋為司馬懿所滅。自度至淵三世,凡五十年。
104
、公孫朔平原太守
105
公孫鳳字子王,隱于昌黎之九城山,山谷彈琴吟詠陶然自得。公孫永字子陽,隱于平郭南山,吟詠巖間,欣然自得。年踰九十,操尚不虧,謚曰崇虛先生。公孫五樓,慕容超大將劉●討超樓,請斷大峴,堅壁清野以待超,不聽,乃敗南北。公孫表字●元,燕郡廣陽人,為慕容沖尚書郎。慕容垂破長子,從入中山,慕容寳走,乃歸為博士。初,道武以慕容垂諸子分據勢要,權柄推移,遂至亡滅,表詣闕上。《韓非書》二十卷,道武稱善明。
106
元初賜爵固安子。
107
公孫軌字九慶,表之子。明帝時為中書郎,出從征討,為諸軍司馬。太武平赫連昌,引將帥入其府藏倉把手。  意取金玉,諸將取之盈懐,軌不取。帝 , 之謂曰:「卿臨財廉,朕所以増賜者,欲顯廉於衆人」。後兼大鴻臚,持節拜立氐楊●為南秦王。及境●,不郊迎,軌數●無藩臣禮。●懼,詣郊受命。使還,稱旨,拜尚書,賜爵燕郡公,出為虎牢鎮將。
108
公孫良叡之子,字遵伯,聰明好學,為書左丞,為孝文所知遇。良弟衡,字道津,良推爵位之,仕至司直。良以別功賜爵昌平子。
109
公孫質,字元直,軌之弟,有經義,為中書學生,稍遷博士。太武征涼州,留宜都王穆夀輔景穆。時蠕蠕乗虛犯塞,京師震恐,夀雅信任質為謀主,質性好卜筮,卜筮者咸云必不來,故不設備,由質幾敗國。後屢進公言,超遷尚書。卒,贈廣陽侯,諡曰恭。
110
公孫邃字文慶,質之子,位南部尚書,封襄平伯,出為青州刺史。以邃在公,遺迹可紀,下詔褒述卒官。孝文在鄴宮,為之舉哀。
111
公孫景筏字元尉,阜城人,魏伊州刺史,在官公清,以疾徵,吏民號泣于道。公孫僧遠,㑹稽,剡人也,居䘮至孝,事母及伯父甚謹,年飢,僧逺省餐,減食以養母及伯父兄弟亡貧,無以葬身,柏兄恥與隣里供歛送終之費,躬負土手,種松 ,妹未婚嫁,乃自賣為之成禮,名聞郡縣。高帝即位,遣散騎常侍虞炎等十二部使行天下。建元三年,炎等表僧遠等二十三人詔竝表門閭,蠲租稅。
112
、公孫羅江都人,唐時官沛王府㕘軍。無錫丞曹憲以《梁昭明文選》授諸生羅,與魏模、李善相繼傳授。於是其學大行羅有文選。註《文選》,音義。
113
公孫武達櫟陽人,以豪俠稱。唐初,起兵武逹,至長春宮上謁,從秦王討劉武周,苦戰功多,累遷秦府右三軍驃騎,封清水縣公。
114
公孫尚漢州人,元祐登科  公孫一眉州人,淳熙進士公孫輔德陽人,至正進士  公孫昻雲蘭陽人,能詩明公孫讓鹽城人。洪武中任安吉縣知縣,公平執法,人莫敢犯,囹圄裁空公孫聯芳,垣曲人,宣德丙子舉人,任直●獻縣教諭
115
《公乘》古爵也。久居是爵者,子孫氏焉漢公乘時慶淳于意師   公乘●更始中郎將,左府都尉公乘昕上黨人,中常侍
116
公乘陽慶臨淄人,精於醫,年七十餘無子,喜淳于意教之曰:「陽慶有古先道遺傳黃帝扁鵲之脉書,五色診病,知人死生,决嫌疑,定可否及藥論書甚精,我家給富心,愛公欲,盡以我禁方悉教公」。於是意學之三年,醫道遂精。
117
、公乘億字夀山,咸通宏詞進士第,有《朱才集》一卷,見《藝文略》公乘武。      公乘舜公乘良弼相州人。嘉祐登科 公乘博文東平人建炎登科公冉
118
公冉務人齊宰殺惠公,奉其帑以奔蔡公賓
119
公賓庚衛大夫
120
公賓就北海人校尉斬王莽首●于兄公歛
121
公歛處父。     公歛陽俱谷大夫終利。贏姓,與秦同姓。
122
終利恭安平今
123
工尹楚工尹夀之後
124
工尹齊。      工尹。
125
工尹赤。      工尹工尹商陽楚人,竝見《左傳》。  工尹工尹襄司馬
126
工尹路楚大夫靈王將求鼎於周,求田於鄭路,曰:「君王命剝圭以為鏚柲,敢請命士人視之」。書語,左史倚相倚,相誦《祈招》之詩,王饋不食,寢不寐,數日不能自克,以及於難。
127
工婁《左傳》,遂國有工婁氏
128
工婁。齊齊大夫    工婁洒。
129
逢門
130
,逢門子豹著《兵法》,見《漢書》。
131
桐里見《英烈傳》
132
,桐里斥生御史中謁者
133
桐里夫河東人博昌今
134
弓里
135
弓里戌騎都尉建武二年,將兵平定北州,歴訪英俊,薦溫序為侍御史《弓里游見《容齋隨筆》
136
工師。
137
工師喜見《容齋隨筆》
138
東陵《風俗通》,東陵侯邵平子孫氏焉。又東侯聖,廣陵人,適杜氏。公石姬姓悼公子堅,字公石之後也。
139
公索魯有公索氏,將祭而亡其姓,見《家語》公慎魯有公慎氏
140
公輸魯公輸般之後
141
公罔仲尼時,魯有公罔氏公南姬姓,衛獻公之子。楚字公南,生子牟,為公南氏公析姬姓。衛公子墨背字子析之後
142
終右《風俗通》:終右桀內外也,因氏焉。終葵《左傳》:商人七族有葵氏
143
鬷夷《左傳》祝融,董父之後,為鬷夷氏逢丘見《姓苑》
144
逢孫《英賢傳》,齊大夫逢孫之後同蹄見《姓苑》
145
桐門子姓左傳》,宋樂大心為右師,食采桐門,因氏焉。鈆陵吕氏《春秋》有鈆陵悼子
146
戎子》戎子駒支之後
147
二冬
148
冬日晉趙,衰之于人,如冬日可愛,故因氏焉。鍾離姬姓即鍾氏,以伯州犂居鍾離,故曰鍾離周。鍾離于昩齊賢人  鍾離岫楚人,撰《㑹稽後賢傳》
149
鍾離意子阿,山隂人,舉孝廉,累官至尚書、交趾太守張恢坐贓,籍其家,後詔賜羣臣,意得珠璣,悉以委地。明帝問故,曰:「贓穢之寶,誠不敢拜」。帝歎曰:「清乎尚書之言!」乃更賜以庫。
150
鍾離權咸陽人。生而奇異,美髯俊目,身長八尺餘,棄世事於縣東四十里正陽洞,修煉登仙三國鍾離牧子幹,永興人。躬自墾田種稻。臨熟縣民有識認者,牧以稻與縣人仕吳,遷中書令。嘗為南海太守,操行清純,有古人風。及卒,家無餘財。
151
鍾離緒樓船都尉,㑹稽人  鍾離狥牧子吳偏將軍晉平吳狥,臨陣戰死。宋鍾離松其紹,紹興十八年登進士第。乾道間,以朝請郎知興化軍事,為人退。然自下治郡,如治劇邑窮日之力,而繼以火善馭吏如造父之於馬,善牧民如卜式之于羊。嘗奏蠲民租,詔為盡。
152
除之
153
鍾離瑾公瑜,合肥人,舉進士,知徳化縣,將嫁女,市婢,得前令女,遂與己女同嫁。夜,夢緑衣,丈夫拜謝,且曰:「請命于帝,奉十任,有上官」。後歴十郡太守,終江、淮發運使,子孫衣冠不絶。
154
離景伯元豐間,知建州  鍾離常山隂人中進士鍾吾《左傳》鍾,吾子之後
155
鍾吾蒼尉氏令
156
封父夏,商國名
157
封父眞鄭大夫
158
封人守封畿之官,其後為氏漢封人嬰司空掾
159
封具姬姓。鄭公子具食采開封,因氏焉封具狐父鄭大夫
160
《龍丘》見《風俗通》
161
、龍丘萇太末人隱居山中,義不降辱,王莽連辟,不至更始。初任延為㑹稽都尉,掾吏白請召萇延曰:「龍丘生躬徳履義,有伯夷原憲之節」,遣功曹奉謁使相望於道。歲餘,乃詣府,拜儀曹祭酒。
162
雍人《周禮》:雍人,以官為氏。
163
雍人。鬲      雍人檀見《左傳》
164
雍丘
165
雍丘洛郭默將軍
166
雍門齊頃公之子公子勝奔雍門,故以為氏周《雍門子秋》齊人見《說苑》  雍門周以鼔琴干,孟嘗君見戰國空相《史記》商后有空相氏。
167
空相機惠帝時人
168
宗正本劉氏,楚元王交之孫,劉德為宗正之孫氏焉唐宗正辨濟隂人,殿中少監
169
熊相●,《姓英賢傳》,楚熊相宜僚之後周。熊相祁。楚懷王將軍。
170
中叔中叔圉之後
171
中叔无忌晉人
172
中叔僚光武時,侍御史
173
《中行》晉公族隰叔之後,荀林父將中行,故曰《中行氏》。漢文帝時,有宧者中 行,說燕人使匈奴
174
中野子姓濳夫,論宋微子之後周中野彪楚文王御史
175
紅陽見《姓苑》
176
紅陽長》見《容齊隨筆》
177
鍾葵《左傳》:商人七族,有終葵氏。鍾古《風俗通》:鍾,古桀內史也,因氏焉。空同。《世本》云:子姓,葢因空同山也。空桑《英賢傳》云:伊尹生于空桑,支孫氏焉。熊率、芈姓。《左傳》:衛大夫熊率且比之後。共叔姬姓,鄭武公之子,共叔段之後。、容成古容成子造,厯《神仙傳》有容成公中英、虞舜有五英樂,掌中央者,因以為氏。中壘《風俗通》:劉向為中壘校尉,因氏焉。中梁《英賢傳》:古隱者,中梁之後。
178
茙春見《姓苑》
179
萬姓統譜》卷一百二十五
URN: ctp:ws559593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