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三十五

《卷三十五》[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萬姓統譜卷三十五   明。 凌迪知。 撰下平聲。
3
五歌
4
豫章,徴音祝融之後,妘姓受封於羅國,子孫以國為氏,又望出長沙漢。羅衍。成都人,公孫述據蜀,衍說述尚書解文卿鄭文伯諌述,歸漢為子孫福,解鄭從之。述怒,閉二子于簿室,二子守志不囘,遂幽死。
5
三國羅憲令則,襄陽人。年十三,能屬文,師事譙周。性方亮嚴整。初仕蜀,漢為太子舍人,以不附黃皓,左遷巴東太守。蜀敗,持節領武陵太守。泰始初入晉,武帝問蜀先輩宜時敘用者,憲薦常忌、杜軫。
6
等,武帝並召用之。
7
羅企生宗伯,豫章人,累遷武陵太守。未之郡,而桓元攻殷仲堪,仲堪以企生為諮議叅軍。堪敗去,文武無送者,惟企生從焉。元至荊州,或勸其詣元企生曰:「殷遇我以國士不能共殄醜逆」。亦
8
何面目復求生乎!」元聞之,大怒,遂害之。
9
羅尚憲兄子,善屬文。太康末,為梁州刺史。時趙嶔反于蜀,尚表嶔非雄才,計日聽其敗爾,乃假尚節為平西將軍、益州刺史。李特叛蜀,尚以計破斬之,傳首洛陽。
10
羅友襄陽人,少有志氣,博學能文,㑹有得郡者,桓溫集僚佐餞之,友後至,温問之,荅曰:「中路逢鬼揶揄云:「只見汝送人作郡,不見人,送汝作郡」。溫表為襄陽太守。
11
羅含字君章,耒陽人。少時嘗晝卧夢一鳥文彩異常,飛入口中,自此藻思日新,仕為江夏従事,太守謝尚曰:「可謂湘中之琳。琅」後補桓溫叅軍,或謂含荊、楚之才,溫曰:「此是江左之秀,豈惟荊、楚而已」。
12
羅結代人歸老,賜第東川,并為築城,號曰羅侯南北。羅研成都人字深㣲,有文學,為刺史鄧元起屬吏,蕭淵藻以私憾殺元起而誣以反,研詣闕訟之,上贈元起征西將軍。後刺史蕭恢聞其名,辟為別駕。時羣盜大起,或嘲之曰:「蜀人樂禍,貪亂一至」。
13
於此對曰:「蜀川積弊,實非由一朝。今百家為村,不過數家有食,窮迫之人,十有八九,束縳之吏,旬有二三,貪亂樂禍,無足多怪。若家畜五母,雞二母,彘牀有百錢布,被甑有數升麥飯,雖蘇、張巧說於前,韓白接館於後,將不能使一夫為盜,況貪亂乎!」後為散騎侍郎。
14
羅●信,魏州貴鄉人,狀貌雄偉,善騎射,仕為節度使,累進檢校太師。卒,贈北平王,諡莊肅。子紹威,少有英氣,吏事明辨嗣父節度,累加檢校太尉。
15
羅珦廬州人,仕為本州刺史。捐已俸,給藥濟貧。禁淫祠,修學勸士,務崇其本。三年,政化大治,有芝草白雀之瑞。節度使杜佑上治狀,賜金紫、服。遷京兆尹,封襄陽縣男。子讓,官至江西觀察使。
16
羅隠,字昭諫,錢塘人。工詩,尤長于詠史,有《湘南雜藁》。性傲晲,少與桐廬章魯風齊名,唐宰相深器之,錢鏐辟為從事、節度判官。副使嘗說錢鏐討朱溫曰:「縦無成功,猶可退保杭、越,奈何交臂事賊,為終古之羞乎?」所著有《江南甲乙集》等書。弟鄴。
17
羅立言:宣州人,貞元末進士,為陽武令,以治劇遷河隂,立言始築城郭地,所當者皆富人大賈所占,下令使自築,民憚其嚴,數旬畢,設鎖絶汴流,奸盜屏息。後由廬州刺史召為司農卿,擢京兆少尹。
18
羅公遠侍明皇秋宴,取桂枝杖向空,擲之為大橋,色如白金,與帝同逰月宮。羅通微,臨晉人少時採薪山中,遇閻使君宷,謂曰:「子骨相巉,●可學長生」。遂冠褐五老山,學歩虛絶粒唐。貞觀中,忽一日謂人曰:「我歸,明日大㑹士庻萬人」。俄雷震地,一青龍躍出,通微遂跨而登仙」。
19
羅虬與鄴隠齊名,號三羅。李孝恭籍中有紅兒,善肉聲,虬請之,歌不答,虬怒,拂衣而去。詰旦,為絶句百篇,號《比紅兒》。
20
羅士信,歴城人,年十四,齊郡通守張須陁擊賊濰水上,士信請自効,須陁少之。士信怒,被重甲,左右鞬上馬,顧盻許之。陣纔列,執長矛馳入賊營,刺殺數人,無敢抗,須陁因之,大破賊。後降高祖,拜陜州道行軍總管,封郯國公。
21
羅鄴詩中虎也。光化中,韋莊奏:詞人才士時有遺賢,不沾一命于聖朝,徒作千年之恨骨,如李賀、陸●、蒙羅鄴、方干、賈島、溫庭筠、劉徳仁皆有竒才,伏望追賜進士及第,贈補闕、拾遺。
22
羅向廬州人少貧困,常投福泉寺隨僧飯,二十年間,持節歸鄉,書僧房云:「二十年來,此布衣鹿鳴,西上虎符歸故時賔。従追前事,到處松杉長舊圍,野老共遮官路拜沙鷗」。遥認隼旟飛春風,一宿琉璃殿,惟有泉聲愜素機。
23
羅道宗河中人,慷慨尚義。貞觀末,嘗謫嶺南,有友人同斥者死於荆襄間,臨終泣曰:「人生有死,獨委塋異壤耶?」道宗慰之曰:「吾若還,終不使君留此」。後果遷葬於其家,仕至太學博士,為時名儒。羅藝大業中,以戰功補虎賁郎將,後稱幽州總管。宇文化及至山東,遣使招藝。藝曰:「我隋舊臣,今大行顛覆,義不辱于賊」。斬使者為焬。帝發喪三日。
24
、羅彥瓌太原縣人,仕周,官至指揮都虞候。顯徳末,太祖自陳橋入,彥瓌曰:「吾輩無主,今日須得天子」。范質等由是降階聽命,累遷安國軍節度使,與李繼勲大破契丹。
25
羅承之巴州清化人,幼雄特,好兵略。乾徳中,文協率衆攻閬巴,承之竭資募士擒文協,太祖召見,賜感義軍節度使、兼知巴州曽孫士堯,事母以孝聞,家産盡遺姪之孤者。
26
羅居通,益州,成都人。母死,廬墓三年,有甘露、芝草之瑞,開寳中,詔以為延長主簿,大中祥符初,旌表其門。
27
羅處約,字思純,益州華陽人。父濟,仕蜀歸宋,至太常丞。處約,太宗時舉進士,形神豐碩,有詞采。初知呉縣,後召直史館,卒,年三十三。有文十卷,曰《東觀集》
28
羅彧仲文,長汀人。第進士。契丹入冦,真宗親征,彧扈從至澶淵,與宰相叅議機務。契丹乞和,遣彧為報使,還京,丐歸里,賜錦衣、金帶、錦旂二。還鄉,領本州刺史。
29
羅彥輔經世,當塗人,嘉祐進士,歴江都、湖口令,皆以亷稱,後知池州,屬歳旱,以荒政従事,奏課第一,嘗誡子曰:「我以清白遺爾曹,萬一至饘粥不給,亦不可少屈」。人以姑溪水況其清徳」。及卒,人過溪上者,歎曰:「羅公何在?溪水如故!」相與躊躇,不忍去。
30
羅孟郊興寧人。生而穎異,早喪父,事母孝。兒時牧牛長陂莊,坐讀書,有山人過竒之與語,孟郊告以父喪貧,未葬,山人指示地,遂從葬焉。弱冠結廬羅嶺,以學鄉子弟從之。孟郊指授篤至,邑始多學者,善書札,洗硯,池水盡黒,人稱曰墨池。天聖八年,舉進士第三人,累官諫議大夫、翰林學士,乞歸養母茒蓽,蕭然母,冬月思鱠,孟郊解衣入池,取魚供母,鄉人目其池為「曾子湖」,卒衆立祠祀之。
31
羅善同字信逺,上高人,自幼勤詩書友,善類明道先生,嘗貽書云:「人之所以為君子,在不失其本心,要常自㸃檢,勿使一毫私意間之,斯可到聖賢地位矣」。自號純古先生。
32
羅志冲合州人,潜心《六經》●精,於易作解發,明程氏為多羅道成。慶厯中,遊嶽題詩云:「白騾代歩若,奔雲間,人所至畱詩迹,欲知名姓問源流」。請㸔郴陽山下石,後問鄉人言:有真人得道,乘白騾行石壁上。其跡至今存焉」。
33
羅茂衡宋人山谷贈以詩》云:「嗟來茂衡,學道如登」。羅畸字疇老,元祐初,為滁州刺史。或曰:僻郡公曰:「此歐公之醉●也,庶乎紫薇香泉萬斛以為供給。琅琊、幽谷,白雲千頃,以為職田,何謂貧僻耶?」明年,治廨宇于堂前,植蘭數十本記之,曰:「蘭之徳有道,君子也。予之于蘭,猶賢朋友,朝襲其馨,暮擷其英,擕書就觀,引酒對酌。
34
羅威,字徳仁,番禺人,事母至孝,遇寒,先以身溫席,鄰家牛犯其稼,威刈芻納其門,牛家相諭莫犯,毎見老者負於途,率代其任,令異其行,除吏不就,遂與母遁,居増城,母歿盡哀,有白鹿止其墓側羅祝叔和,長汀人,閉戶讀書,人罕識,面貫,穿經史,雖註疏亦皆研究。元祐間,朝廷行十科,祝以明經中第,調漳州法曹,本路漕按行,欲秉燭入庫,祝堅執於律不可,漕遂止。嘗手釋六經及註《唐書》,尤精於律數,終明州觀察推官。
35
羅戩通州人,以剛直聞鄉里,遊太學,進孫呉二書,徽宗特命為武學諭。上幸學,百官先集蔡京於坐談兵,戩心哂之,昻視屋角不聽其語觸怒,奪官,自號觀光山人。
36
羅薦可養蒙,沙縣人,為高郵理曹。汴京䧟,張邦昌以偽赦至高郵,守欲拜之,薦可持不可,留數日而高宗赦至。事聞,命以京秩褒之。
37
羅晏閬州人,兒時牧山下,見二道人奕,晏捨牧觀之,道人出囊中餅與之,晏食已歸家,覺腹中如燎,因發狂累日,自是惟飲水數日不一,食稍稍,預言禍福無不騐。宋宣和中,賜静應處士張浚延致軍中,晏曰:「相公勿恐」。明日,敵退,果然,加號太和沖夷先生,蜀人相傳壽至一百七八十云。羅昇,宜春人,少貧業屠狗,晚乃貨藥市中,遇異人,授以六術,年㡬百忽,一日,辭親戚,奄然而逝,時政和二年也。後有客,見其在瀏陽市貨藥,有書寄鄉人騐其日,乃其沒之明日也。
38
羅復銅陵人,嘗知胙城縣,值靖康亂,率吏民禦敵,至傷肌體,終不去職,朝廷以忠義褒之羅孝芬廷揚,平江人。宣和間,居側有大柿,樹雷折之,火燎,其文成羅狀,「元」字下有三㸃,人莫能測。明年,孝芬舉甲科第三人,始悟其兆云。後擢吏部郎中。靖康初,致仕歸,建畫錦橋、秀野亭,當世榮之。
39
羅克開字達甫,知袁州,事至立㫁,無留滯,洞冦李元勵猖獗,羽檄交馳,克開靖以安之,民不驚擾。羅烈子剛,長汀人,紹興初,循州興寕令,㑹郡盜出沒,一出突入縣,執烈去,烈不為動,以理諭之,賊不敢加害,乃送還邑。未幾,賊黨又復,合烈率民兵千餘直薄其壘,大破之。
40
羅長康字偉正,宜春人。進士。歴官寺丞,出知永州,迎其父以養,因名州署之後,堂曰戲綵,待制胡寅記。
41
羅汝楫字參濟,歙縣人。登進士第,累官刑部員外郎。高宗時為御史,遷起居郎兼侍講。上問楫曰:「《春秋》有貶而無褒,是否?」對曰:「《春秋》上法天道,春生秋殺,若貶而不褒,則天道不具矣」。後遷吏部尚書,終龍圗閣直學士。
42
羅適字正之,寧海人。舉進士,歴知五縣,提㸃兩浙、京西刑獄,終朝散大夫。有《易說《赤城集》一百卷,行於世。
43
羅願字瑞良,汝楫子。兄顥、籲頡頌,弟頽,皆有文願,博學好古法。秦、漢為詞章,高雅精鍊,朱熹特稱重之。有《小集》十卷,《爾雅翼》二十卷。累官知鄂州,有善政。
44
羅拯,字道濟,祥符人,第進士。性和柔,不與人較曲直,累官江淮發運使,嘗與副皮公弼不協,比公弼被劾,拯力為辯理。諫官錢公輔嘗論拯短公輔姻黨,多在拯部內,往徃薦進之,或譏以徳報怨,拯曰:「同僚不協,所見異也。諌官所言,職也,又何怨乎?」時論服其長者。
45
羅尚友明善,萍鄉人。少負俊才,文章倚馬可待,嘗謁閣問使蕭闕,令其賦詩,有「人間酒客兼詩客,天上文星與將星」句。後登進士第,授武昌軍節度推官。時李常以中丞為帥,毎燕集,必召尚友,凡樂語詩詞皆即席而成,因目為席上才子」。
46
羅從彦字仲素,本沙縣人,徙家陽平。從學楊時於蕭山,既而築室山中,絶意仕進,充然自得。朱熹謂●山倡道東南,士之游其門者甚衆,然潛思力行,任重詣極,惟仲素一人而已。學者稱為豫章先生。卒,諡文貞。
47
羅博文宗約,沙縣人。從學李延平得道學》之傳,尋以薦叅議軍府政,卒于嘉州官舎。囊無餘貲,有書數千帙而已。同門朱熹狀其行。
48
羅㸃字春伯,號此菴先生,淳熈中,鄭僑侍讀,㸃兼侍講,胡晉臣兼諭徳,除浙西提舉。楊誠齋詩云:「山嶽動搖増意氣,詔書宣布舞羣黎,官至樞宻,諡文恭」。
49
羅之紀國張,號筠心居士,瑞陽人。孝宗朝,攝邑雲夢,因見雪壓庭,竹賦詩云:「吾道非邪真可恥,此君豈是折腰人」。棄官歸,遇方士,授丹經,修養法,葺一室,扁以子午靜逸成趣。有《易傳》三卷、文集二十卷。
50
羅必元亨父,進賢人,嘉定中進士,歴官撫州司法,真徳、秀入叅大政,必元移書謂老醫嘗云:「傷寒壊證,惟獨參湯可救先生,其今之獨參湯乎?」通判贑州,上疏論賈似道,後以直寳章閣致仕羅天酉恭甫,新昌人,登開慶進士,以格非心去非人對䇿,忤丁大全,擯外歴官,知懐柔縣,有「恵政丁父憂」,有「三釜為親今莫及,萬鍾於我,復何加」之句,遂不起。所著有《柘岡文集》。
51
羅守成紹定中,知㢘州,愛民禮士百,廢修舉,築城壘,創貢闈,賑貧乏,施藥劑,力可到處,靡不為之,郡人立祠祀焉
52
、羅明遠廬陵人元季冦犯吉安,明逺率敢死士三百餘,大呼巷戰城東,殺冦數百人,恢復郡城,而明遠死,郡為立祠。
53
羅郭佐石城人,平海冦,以功授㢘州路總管。子震敦,化州路總管。次子竒,雷州路同知。一門父子兄弟皆相繼死節。
54
羅觀,字用賔,桐廬人,洪武中遊太學,有聲選,署陜西按察使事,後權寜國府同知,永樂初,歴陞廣東按察使,在任以清慎稱。
55
羅義山西清逺衛戍卒也。靖難兵起,義詣闕上書,乞息兵講和,又録上文皇書,言:「殿下聰明英武,今之周公也,宜謹守燕土,以法周公,輔成王之義。嘗聞夷齊以國相讓,去隠首陽,聖賢欲成天下之事,必先明順逆之理,成敗之勢、禍福之機,又得天道之宜,人心之安然後可殿下今以藩國敵朝廷,即遂其願,猶為不可,況萬難無一易哉?乞早息兵歸國」。書上,乃下義獄。建文四年六月庚辰,文皇帝出義獄中,擢户科給事中,未幾,陞湖廣左叅政。
56
羅亨信,字用實,東莞人。永樂進士,授給事中。累官副都御史,歴廵西北二邊愛軍恤民,邊人至今思之。
57
羅復仁吉水人,少負竒氣,言論敏㨗,國初奉命招降,偽漢主陳理復往諭安南,毋侵占城,安南人贈以黃金,辭不受,累官至●文館學士,以老歸田里,賜玉帶、襲衣、名馬。
58
羅汝敬吉水人。永樂進士。選為庻吉士,預修《實録》,陞侍講。以言時政,改監察御史。交阯反,廷議舉汝敬,陞工部侍郎,往諭以順逆禍福,交人震恐。巡撫陜西,一方仰賴。尋致仕,卒。所著有《寅菴集》羅通吉水人,永樂進士,授御史,仕至左都御史,致仕。公才警敏,曉暢兵法。己巳之變,守關有保障功。●治中,敕祠祀居庸關
59
羅明,字元亮,崇仁人,景泰甲戌進士,除監察御史,陞廣西按察司僉事,奉敕專理軍政,時蠻獠冦賔州,總戎畏縮,逗●不進,明率所募民兵格戰,俘馘甚衆,未㡬,賊韋諌誠恃險,復倡亂,明生獲之,捷聞,賜敕奬使,諭陞本司副。
60
羅璟明仲,南城人,天順進士第二弟珵,嘉靖進士第二,璟授編修。嘗上䟽論慈懿山陵事,上嘉納之。歴國子祭酒。
61
羅紳宜春人,天順初,知廉州石康縣,清介公勤,時冦流劫入縣治,紳苦戰力不能支,為賊所繫,奮罵曰:「朝廷命我封疆,今日城䧟,有死而已!」害遂遇害。子鑑從父㑹兵于野,亦苦戰被。
62
羅倫字●正,永豐人,成化丙戌進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上疏論李相奪情非禮,謫廣東市舶提舉。尋復南京,請告,卒謚文毅公。滂沛之文,竒偉之節,果敢之氣,避惡若涅,聞善若警,篤志力行,青天白日,章楓山稱公,剛毅不可及。又曰:「一峰可正君善俗,我輩只可修政立事」。
63
羅玘,字景鳴,江西南城人,成化鄉試第一,丁未進士,改庻吉士,授編修,仕至南京吏部右侍郎,致仕。卒,贈禮部尚書。諡文見玘學問淵源,氣節高古,徳業遠邁于古,人識 ,不随于流俗,文章忠義蓋兼有之。
64
羅輅字質台,江寜人,器宇疏豁,有風幹,知袁州至,即均差役,繕城隍,置文廟樂器,考正雅樂,校試生徒,親為課督,作指掌圗懸之以革粮長隠,射再踰年,改知贛州,後歴知南康、南昌三府,轉按察副使,入為府丞、大理少卿,卒。
65
羅欽順允升,太和人,●治進士第二,授編修,仕至南京吏部尚書。弟欽徳、欽忠先後舉進士,時稱羅氏三鳯。
66
羅僑惟升,●治進士,永豐人,初知新㑹縣,有恵政,陞大理評事,劾權宦,杖歸,尋起為廣東叅政,請老,不待報而歸,士論高之。
67
羅循字遵善,吉水人。●治己未進士。為人魁碩,性剛嚴慷慨,急於義而厭猥屑。當其在兵部時,革瑾牙爪指揮張某、尚書張敞屢勸不從。歴按察副使。
68
羅柔文徽,●治庚戌進士,由戸部主事員外郎郎中陞建寧府知府,遇一按院,以舊隙劾去之。歸閒,惟詩酒、壺奕為樂,不問生事,悠然終其身。蓋其素性蕭然窮達,不改如此。
69
羅洪先,字達夫,吉水人。嘉靖進士第一,授修撰,陞左春坊左贊善。言事落職,屢薦不起,卒。隆慶初,贈光祿寺少卿,諡文恭。
70
濟陽商,音吳公子柯蘆之後漢柯農
71
柯彊俱見《印藪》
72
南北、柯隆錢,唐富人
73
柯,益孫。齊郡人、兖州典籖。
74
、柯頴尚書
75
柯九思敬仲,仙居人。文宗朝奎章閣學士,凡內府所藏法書名畫,咸命鑒定,善畫竹得文,同筆法
76
柯崇與曹松等,號五老榜
77
、柯仲常神宗朝,通判潭州,以救飢得民。有異鵲棲其㕔事,仲常去,鵲亦送之。東坡賦《柯侯異鵲》一章
78
柯夢得東海,莆田人。屢上春官不第。嘉定七年,以特科入官。一生苦吟,古詩,學孟東野,有《抱甕集》及《選唐絶句行世。
79
柯應烈建徳人,性孝嗜學。母閻氏病,不解衣,侍湯藥,癯瘠盡瘁,毎夕露禱,減筭以益母夀,空中有聲,特延一紀,後果如數龔,吏部欲強以官,母語曰:「吾家代以文發身,何事旁曲為?」竟不就。
80
柯蕚太平人興國七年,遇一僧往萬嵗山,指古松下掘之,得石篆乃寳公記》、「國祚綿遠」之文篆柯述仲常,南安人。述與弟迪達嘗袖文見蔡襄,襄異之,相繼登第,知襄垣縣。神宗聞其治行,召對,擢知懐州,終朝議大夫、直龍圖閣。
81
柯知彰字仲晦,述之從孫。大觀初,以不求聞達薦,召赴闕,特賜進士為海豐令。子汪、江俱登第。柯宋英字子飛,晉江人。紹興進士,知梅州。清勤蒞事,任滿囹圄,無一囚代還,杜門謝客,人以鄉先生稱之。
82
柯振祖彭澤人。賦性穎敏,博學能文,制行剛方,不徇時好。洪武中,以賢良方正舉任湖口縣學訓導,克端楷範,士類賴其甄陶云。
83
柯望海陽人,甘貧嗜學,博覧羣書,凡天文、地理、卜筭之類,無不通曉,尤精於《易》,窮約終身,略無覬覦,人咸稱其清介。有志未就而卒,門人為之殯殮。
84
柯日新平涼人。洪武甲辰平陳理,命知蒲圻縣。時亂定,民多逋竄。日新憂勤撫輯,墾闢草萊,疆理田土,躬督農桑,民皆襁負。至乃創署宇,修學校,置郵傳,治橋梁,百廢俱舉
85
柯濳字孟時,莆田人。景泰進士第一,授修撰,仕至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學士。潛質貌英偉,容止雅飭,文整㓗詩,尤清婉。郡有中貴人,寵冠一時,士大夫争趨其門,潜獨不往。其人素慕潛文,欲求一見,亦不可得,蓋介特之士也。
86
柯忠,字汝節,懐寧人。登成化乙未進士,授河南鞏縣,有善政。擢監察御史,歴進陜西按察司副使。忠天性孝友,尤慷慨有節氣。居官抗直敢言,不俯仰時態,政譽掀赫。後致仕歸。
87
柯維騏字竒純,莆田人,正徳進士
88
柯維熊字竒徴,莆田人,嘉靖甲午進士
89
柯相元卿,池州人,進士。嘉靖十一年,以南京吏科給事中陞知府,條章振飭,百廢具興。毎朔望視學,進諸生問難可否,懲勸其良弗率者,士精其學,而民俗安之。又悉心水利,謹其石閘,修浚東錢湖,售葑去淺,民無旱熯之憂。以剛直忤人,調守武昌,終廵撫河南都御史。
90
臨海宮,音夏。時侯國,為少康所滅,因氏焉。戈彥池州兵馬都監
91
戈毅梁縣人舉進士第,為太康路提舉,倡明正學,盪滌餘習,文風為之,一新明。戈文徳。國初同知眞州,協相營守,以成今城,事亦可紀。
92
戈預梁縣人,國初歸附,扈蹕,拔采石,下豫章,平武昌,陞都督戈鎬仲京,鎭江人,宣徳進士。
93
戈瑄字正玉,景州人。成化進士,南京刑部尚書戈九章直●人,嘉靖甲辰進士。弟九疇,嘉靖己未進士汝南商,音羲,和掌天地之官,和仲和叔因以為氏。周和紐父晉人
94
和武將軍
95
和旻北平太守
96
和浮上祿長,上言黨人禁網及五族,有乖典訓。帝從之。三國和演陽平太守
97
和洽陽士,舉孝㢘,後為尚書令。清貧,守約至,賣田宅以自給。封西陵鄉侯。晉和嶠長輿適之子,有盛名于世,朝野許其能整風俗,理人倫。遷潁川太守,為政清簡,甚得百姓歡心。庾敳見而歎曰:「嶠森森如千丈松,雖磥砢多節,日施之大厦,有棟梁之用」。
98
和洪汝南人也,以戰功累遷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時龍蠻、任公忻、李國立等聚衆為亂,刺史獨孤善不能為禦,朝議以洪有武略,代善為刺史。月餘,擒公忻,國立,皆斬之,餘黨悉平。
99
和逢堯岐州岐山人。武后時,負鼎詣闕上書,自言願助天子和飪百度,坐流莊川,十餘年乃舉進士,突厥請尚主,逢堯以御史中丞攝鴻臚卿,報可,諷以慕義突厥,遂稱臣,遣子入朝,逢堯擢戸
100
部侍郎
101
五代和凝成績,鄆州須昌人。梁時舉進士,歴漢、周,官至太子太傅,封魯國公。嘗知貢舉,所取皆一時之秀,稱為得人。
102
和斌字朋之,濮州鄄城人,累官嶺南,至歩軍都虞侯,老于為將,以恩信得邊人心,嶺南珍貨,一無所蓄,邊吏欲希功者,皆憚不敢發,所至無事,士夫咸稱之。
103
和詵斌子,以蔭為河北副將,累官至威州刺史、知雄州,嘗上制勝,強逺弓式,能破堅於三百歩外,邊人號為「鳯皇弓」,在雄十年,頗能偵敵。
104
和峴浚儀人。父凝,晉宰相。峴累官著作郎,入宋為太常博士,後為京東轉運使。峴善音樂,太祖以雅樂聲高,詔峴講求均節之,自是八音和暢。
105
和㠓顯仁,峴弟子顯仁,至道初遷右正言,獻歌詩稱旨,上謂宰相曰:「有文采如和㠓者,不可得也」。知制誥毎草詔閉戶精思,徧討羣籍而後成也。弟●,淳化中獻文,授大理評事。
106
和安禮,泰安州刺史:貞祐初,山東被兵,或勸其遁去,安禮曰:「我去,城誰與守,豈可避難負國恩乎!」元兵至,戰旬日,城䧟,竟不屈而死。
107
和元恕。西平縣尹,勸農興學,折節好賢,不為表暴。民有訟,不厪鞭朴,惟諭以曲直,人知改悔。在任五年,公無負租,蝗不入境。
108
、和裕字仲寛,廣平人,大徳間,以孝㢘舉任彭澤縣尉,追石振遺事,建六角亭於讀書巖前教子姓,讀書其中,至今,覩者猶景慕云。
109
和希文平定人,學行過人,洪武中擢用,蒞職勤能,官至刑部侍郎。和勇,右都督,封靖安伯。天性廉謹,嘗從征兩廣,一時文武大臣多縦肆勇,獨循理尚儉,衆視之有愧焉。
110
和豫平定人,宣徳舉人
111
和鸞字廷瑞,山西平定人。由舉人成化十一年任徐州知州。性耿介,以㢘慎自持,以儉約臨民,不阿上不虐下,在治八載,深得民心。陞湖廣襄陽府知府。
112
和鵬大舉,山西人,成化丁未進士。鵬性質堅凝,不好物累,勞身率下,如建學校,葺㕔宇,取材聚甓,皆躬為處畫,故民不令而自勸。廉㓗出於天性,不假矯飾,居職乆而益貧。後以母喪去任,至鬻衣以資行,人多憐之。官至僉事。
113
和暲山東人,成化進士
114
和承芳,平定人。●治間舉人,授濟寧州訓導,勤于訓迪,諸生餽遺悉卻之。陞唐山知縣,有恵政,百姓愛之如父母。
115
和震祥符人,萬厯丁丑進士
116
夏時諸侯之國,少康滅之,子孫以國為氏。平聲,漢過急荆州刺史
117
過挧兖州刺史
118
過源,字時源,臨川人。少穎異,問其父曰:「聖賢之學何學?」曰:「心」學。曰:「何古多」而今少?」曰:「非有古今在人為之耳」。于是篤志聖賢之學,嘗曰:「人終身只是一箇窮理,元不分知行行之至,知之極也」。曰「情」。
119
發乎性由於性則明,明則聖,任乎情則蔽,蔽則愚。學者稱浩齋先生。有《語録》二卷。從孫名勗,字紹古,亦博覽能文,性至孝。有《通神集》三十巻。宋時收于祕閣。
120
過勉尚書郎
121
過卓南豐人玉山令,政和進士
122
過詡登科,建昌人
123
過正已録事叅軍
124
過昱,字彥明,南城人。景祐間進士,官至都官郎中。性至孝,母沒,刻木為像,父沒,水漿不入口者累日,慕之終身。
125
過宗一海鹽人,父蚤喪,獨與母居。至正間,張士誠䧟姑蘇,略地至海上,宗一負母逃,與冦遇,欲殺之,以身蔽母,中數槍,賊舎而去。
126
過興永樂中,右府都督
127
過璘平湖人。成化進士
128
《過鶴》無錫人,成化進士
129
過郁臨川人,正徳貢士夀昌縣教諭
130
過廷璽含山人,嘉靖中任歸善縣知縣
131
官氏志,阿伏氏改為阿為氏。 又伊尹為阿衡,子孫以官唐。阿光進。河東牙將。
132
阿畸馬,龍州人,納垢酋之後,隠巖谷撰「㸑」字字如科斗,三年始成字。母一千八百四十,號曰「韙書㸑人」,至今習之
133
阿畫普貴之後,仕為順元等處軍民宣撫使,以征伐功,加龍虎大將軍,封順元羅甸侯。卒,追封濟國公
134
阿賢和州人,正統貢士任知縣
135
阿文和州人。成化貢士任教諭
136
阿其麟山西人。嘉靖進士
137
阿有典惠安人,嘉靖中嘉定縣主簿
138
州名
139
南北、河湞餘干人,有膽略。元嘉間,捕盧循將韓英有功,授本邑令,五代。河澤
140
河灝崇安人,紹興進士
141
河源字本清,陜西涇州人,正統中舉人,由文安知縣歴擢知襄陽府。天性敦朴,行已不妄。在任修學宮,築大堤,更漢江驛於城西,勦叛逆于鄖、漳山中,全活人民甚衆。立峴、漢同清碑,毎事務以愛。
142
民為本民,亦愛戴之如父母卒,葬于襄之百丈山,子孫因占籍焉。
143
河清醴陵人。宣徳中丹陽丞
144
河海舉人,海康人。正徳中三水教諭
145
河治清桔陽人。嘉靖中,任歸善縣丞
146
見《姓苑》,晉大夫蛾析之後周、蛾晢晉大夫諌恵公,不殺慶鄭
147
見《姓苑》,又音螘。堯娶舜以娥皇後有此姓南北,《娥永樂》武衛勇力絶人
148
三國娥青魏將軍,代人,賜爵南平公
149
娥喬閩清人,永樂貢士,任知縣
150
見《姓苑》
151
、軻興直●人,宣徳間,簡州衛千戶,愛恤士卒,崇尚禮義,尤勤于政事見《姓苑》
152
多軍武帝時,以東粤將軍,降于漢,封無錫侯,邑千戶多夘軍子,襲封無錫侯
153
多岳牟袞授學
154
 河南浙川縣有多氏。
155
156
禾實元祐間,知安逺事
157
天水啇,音風,俗通朝那東夷也。其後單姓那氏南北。那頡遼西太守後燕
158
那椿諾揚州刺史
159
那承慶安祿山將
160
那尚綗宜賔人,●治舉人
161
那正俅宜賔人,嘉靖舉人
162
163
挐錯衛臣
164
165
苛異見《印藪》
166
音多
167
●宗
168
音佗,見直音
169
庹五常萬厯間河南南陽衛指揮慈州人
170
 河南南鄭縣有鵞氏。
171
172
渦尚扶風太守
173
音他
174
佗羽游俠東道,佗羽《公子註》云:姓佗,名羽,字公子明。佗滿莘野人。洪武中,任慶都丞
175
佗盛容縣人,永樂進士
176
佗超蒼梧人,正統舉人,任知州
177
178
南唐咼拯字叔濟,歙人。保大間令凋殘之餘,撫綏有方,民感之,立去思碑宋咼輔紹興間,秀州教授
179
咼校公安人,●治舉人
180
咼崇沂州人,正徳中任崇安縣丞
181
咼文光公安人,登嘉靖戊子鄉薦,簡重雅飭,好學强記。母成氏,有苦節,光善事之,孝養備至。初授四川巴縣令,勤慎慈惠,視民若傷,推鞫以情,㡬至無訟,賦役與民期㑹不事,鞭笞興利除害,皆以實心行之,四民仰其㢘平,比入覲,相率繪像私祀。光素不樂仕進,懇乞休歸,居家二十餘年,絶跡公庭,時或困於衣食,有司者為餽粟帛,皆不受,清介之操,始終無間生平學陶評者,謂與潛後先無忝云。所著有《擬陶詩》。
182
見《姓苑》
183
䣙伯棨之後
184
見《姓苑》
185
萬姓統譜卷三十五
URN: ctp:ws77410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