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之四

《卷之四》[View] [Edit] [History]

1
城池街坊附
2
漢稱閩中,輿轎而逾嶺,拕舟而入水,曷嘗事城池哉?然而嶺海者,天險也;城池者,人險也。行險而孚,其守孔固。郡城名冶,如金斯鎔。背負龍腰,不鑿而阻。我朝運際郅隆,罷堠息烽,以視城池,若井廬之有垣墉焉爾,潢潦焉爾。然而石城湯池,突兀周遭,以固封守。洵東南之都會,而天府之雄也。志城池,而以街坊附焉。郡自無諸開國建城,都冶,為冶城。詳見後至晉太康三年,郡守嚴高改築越王之南為子城。詳見後唐天復間,閩王審知築羅城。詳見後五代梁開平初,審知又築南北夾城。詳見後宋開寶七年,刺史錢昱又築東南外城。詳見後太平興國三年,錢氏歸土,詔墮其城。皇祐四年,詔知州事曹穎叔以漸開修,乃自嚴勝門始,甓一百五十丈。嘉佑元年,守臣蔡襄奏請修築。宋蔡襄《乞相度開修城池奏議》:「臣於皇佑四年,曾蒙朝廷除知福州,臣以私事辭免,續差天章閣待制曹穎叔知福州。臣其時得知朝廷有札子指揮與曹穎叔,漸次開修城池。臣今來到任,檢閱不下司文字並諸案,並無宣命札子。切慮只是曹穎叔附身文字,將帶隨行,其城池不曾開修,只築到數十丈高牆,又別無行遣。計度工料,慮有誤事。伏須舉奏者,右具如前。福建一路州軍,建、劍、汀州、邵武軍,連接兩浙、江南路,乘船下水,三兩日可至福州城下。其東界連接溫州,並南接興化軍,泉州、漳州各在海畔,四向舟船可至。閩中諸州,皆以福州為根本。自太平興國中歸納疆土後,墮毀城池。至今四圍城牆,只高三五尺,可以遮閉牛羊,至於私商小兒,皆可逾越。臣又檢得儂賊作逆時,有札子下本路修葺城壘。不唯事至難辦,兼福州外城周圍約二十里,工料極大。若行修築,須至科點丁夫,配約物料,收拾備足,一兩月間便要了當。共侯兵士工役,空延歲月。臣今具上件,因依取侯朝命。若令修築,乞降指揮,檢計工料,點丁夫、木植、糧食諸般,擘劃事件聞奏。若或重惜民力,未令修築,亦繫朝旨。切緣舊有開修指揮,今來並無文字照會,恐有緩急,朝廷不知,未有城池。須有陳述,謹具奏間,伏侯敕旨。尋亦寢議。熙寧元年,郡守章岷請修築子城。岷奏狀:竊見州城四十餘里,自屬天朝,官吏因循,歲歲毀圯,茅牆數尺,霖雨連澍,遄至傾頹,亦有居民冒蓋屋宇者。今來相度,欲只就舊基,修築子城,便願委本路轉運使,同共計度,若允所請,乞降度牒二三百道,添助支費。尋複奏交趾蠻人,聞自廉,雷將趨廣州,本州邊海,萬一乘風奔衝,何以禦捍。乞檢尋前狀,許令修築子城。從之,仍給度牒一百五十道。會岷遷海州,議者猶以子城故狹,而表猶六七里,費與役廣,恐不能成。太守程師孟謂轉運使曰:「第得錢二千萬,半歲可成。」乃以二年四月始事,益以西南隅,周九百五十丈,舊子城西至宜興門,今又廣至豐樂門。詳見後費緡錢一萬九百七十四,用工十一萬七千三百,八十九月卒功。熙寧八年,知州事元積中以女牆善壞,乃悉撤其覆甃,以重甓密置侯樓,皆得瞰臨之勢。熙寧九年,交趾叛,有奏請修城者,尋以歲未豐稔罷。宣和三年,方臘反,州民李全等復以外城為請,又以賊平報罷。紹興元年,范汝為據建州,太守程邁乃發巷石累城甓門,設敵樓,尋毀。二年,請築,事亦寢。咸淳九年,詔增築外城。終宋之世,州城不能復舊規也。元至元中,復廢墮。至正二十四年,平章陳友定稍繕完之。明洪武四年,命駙馬都尉王恭修砌以石,北跨越王山,為樓曰樣樓。樣樓,或云創造時以此樓為式也,一名鎮海樓。南則因故外城繞烏石、九仙二山而圍之,廣袤方十里,高二丈一尺有奇,厚一丈七尺,周三千三百四十九丈。城上敵樓六十有二,警鋪九十有八,堞樓二千六百八十有四,女牆四千八百有五。六年,福州中衛指揮李惠等重加修治,併建樓櫓,周而覆之,城上架屋,形家以為鳳穴,登山俯眺,宛若鳳毛焉。成華十九年大風雨,樓櫓摧毀殆盡,巡按汪奎等規劃繕理,以復其舊。正德間又經重修。嘉靖三十八年防倭,增置敵臺三十有六,環城三面塹濠,深七尺五寸,廣十丈,延袤三千三百四十六丈有奇。萬歷十年重修。國朝順治十八年,總督李率泰因防火災,折換城屋,增築垣牆,高二丈四尺,厚一丈九尺。計窩鋪二百六十四座,炮臺九十三座,垛口三千有奇,馬道五千五百三十丈。康熙三十年,總督郭世隆重建西南二城樓。雍正五年、九年增築女牆。乾隆十六年,總督尚書喀爾吉善、巡撫都御史潘思矩重修,丹堊煥然,屹若金湯云。城之門七,各門皆有甕城重關,內各有垣表,曰南門,舊南夾城寧越門,城闉內砌石,屈曲如水紋,以制離火。曰北門。舊北夾城遺愛門,前志謂即嚴勝門,誤。詳見下,併津梁。曰湯門。舊外城湯並門。曰井樓門。舊外城船場門。明黃仲昭《三山城櫓記略》:「三山,古閩越國,自晉置郡,歷代皆為藩鎮重地。其城郭之設,蓋已久矣。考之圖志,閩越城在今藩署之北里許。晉太康間,郡守嚴高病其隘且險,因圖山川形勢,咨於著作郭璞,璞指一小山阜,使遷之,即今之藩署是也。唐中和間,觀察鄭鎰因拓其東南隅,是曰子城。及王氏據茲土,復築一城環子城外,是曰羅城,尋增築南北夾城,面吳越錢氏,又增築東南夾城,是曰外城。宋興,詔悉墮之。熙寧初,程太卿師孟始據舊子城修複,遂拓其西南隅。至咸淳間,又於郡外城增築焉。元時,複漸墮廢。至正甲午,平章陳友定稍繕完之。洪武辛亥,駙馬都尉王公恭增砌以石。六年,福州中衛指揮李惠等重加修治,併建樓櫓,周而覆之。城高二丈一尺七寸,周圍三千三百四十九丈。凡為門七,平山樓一,水閣樓五,窩鋪九十八,滴水臺閣樓六十二,串樓二千六百八十四間。周圍池深七尺五寸,長三千三百四十六丈,內北一段連山,不通水源者百單四丈。古傳云:「龍腰山不可鑿也。」成化癸卯六月庚辰,閩大風雨,敵樓戰屋併守宿之鋪,摧毀殆盡,門樓雖僅存,亦傾欹敝漏,寢以不支。巡按監察御史新安汪公奎暨方岳重臣會計而規劃之。謀既協,乃下令借卒於閑羨,募匠於佣雇,取材於商賈之勸分,拆費於公帑之餘積。凡既備矣,遂漸次繕理,悉複其舊,而堅致牢密又過之。始事於是歲七月,越二年十月畢工。三山父老咸喜大功之成而役不及巳也,爰走書屬仲昭記之。」唐陳詡《登郡城樓》詩:「井邑白雲間,巖城遠帶山。沙墟陰欲暮,郊色淡方閒,孤徑回榕岸,層巒破枳關。寥寥分遠望,暫得一開顏。」宋蔡襄《暮春登南門》詩:「麗譙高倚晚天霞,滿目平皋盡物華。十曲胡笳催鼓笞,三重湘酎倩旗誇。連江急雨送歸燕,拂地輕風移落花。強憑闌干還自問,此情何處是邊涯?」曾鞏《夜出南城禱雨》詩:「海天重疊四山雲,半出星辰亦半昏。上得籃輿是中夜,六街燈照九重門。」又《二月八日北城閒步》詩:「土膏初動麥苗青,飽食城頭信意行。便起高亭臨北渚,欲乘長日勸春耕。」郭祥正《南樓》詩:「樓外青山似故人,雨餘山色淨無塵。青山依舊人還老,一片離愁掛晚春。」明陳勳《登北城鎮海樓》詩:「縹緲層城海上頭,平臨列岫俯滄洲。霜凋樹色千家出,松作濤聲萬壑流。故里湮留惟知褐,暮天搖落此登樓。稻梁何處歸鴻急,佇立蒼茫不散愁。」袁表《東城樓》歌:「君不見百川盡東走,茫茫萬里蒼龍吼。鰲足崩奔鎮海門,化為石鼓扼其口。海水東流不復回,越王豪華安在哉。歐冶池頭青草滿。無諸城上白雲堆。白雲青草無終極,古往今來空嘆息。奇峰出雲雲半陰,赤日行天忽西匿。此時朱夏倏驚寒,風送微涼睥睨間。天際煙生白鶴嶺,松梢月出金雞山。舉杯屬君君莫辭,翻雲覆雨難相知。嗟哉百年能幾時,尋常黑髮變成絲。夔龍旦奭俱支離,但吸海水添金卮。」
3
附:舊城
4
冶城《三山志》:「閩越王故城,今府治北二百五步。」《三山紀略》:「冶山者,古冶鑄之地,閩越王都於其前麓。」明王恭《冶城歌》:「七閩山水多奇勝,秦漢封疆古來盛。無諸建國何英雄,赤土分茅於此中。荒城野水行人度,細柳青榕舊宮樹。浮世空歌逐鹿時,斷磯不辨屠龍處。忽從圖畫見三山,正在無諸故壘間。麗譙官署人煙積,塔廟琳宮野照間。琳宮塔廟相輝映,平遠清泠海天迥。落葉霜傳鳥外鐘,垂蘿月隱雲中磬。東城西郭騎紛紛,旌節朝朝侯使君。誰拂塵衣訪仙跡,獨凌三島望孤雲。」又《冶城懷古》詩:「無諸建國古蠻州,城下長江水漫流。野燒荒陵啼鳥外,青山遺廟暮雲頭。西風木葉空隍曙,落日人煙故壘秋。借問屠龍舊蹤跡?斷磯寒草不勝愁。」
5
子城《三山志》:晉太康三年詔置郡,太守嚴高治故城,謂城狹不足聚眾,將移白田渡,嫌非南向,乃圖以咨郭璞。璞指小山阜,曰:「是宜城,後五百年大盛。」於是遷焉。[HT6SS]郭璞《遷城記》:「桑田為海,人事更改。六旬甲子,當有其害。更著重衣,周迴重載。鄭國歸朝,重關為待。鳥出木空,千載不昧。前有雙眉,重施粉黛。溪澗水來,盡歸於海。主揖其客,客住主在。穩首東日,高山鎮寨。木自添金,因城右兌。但見蛇影,莫知坐亥。事過方知,知而未會。龍山高山,光照其代。巧婦能裁,得令人愛。若解修心,得其終倍。市籠放火,聚集磊磊。有一老翁,手持竹筒。重添新宰,在言不在。」《銘》曰:「泰康之載,遷插甌基。四色牢城,層巒三徑。洪許南流,瑞龍地應。其主螺女,現對花峰。千載不雜,世代興隆。諸邦萬古,繁盛仁風。其城形狀,如鸞似鳳,勢氣盤拏,遇兵不饑,遇荒不掠,逢災不染。其甲子滿,廢而復興。」唐中和中,觀察使鄭鎰修拓其東南隅。《名勝志》:「北起小山阜,南至虎節門,東起康泰門。稍西至宜興門,東南至安定門,西南至清泰門。」宋熙寧二年,太守程師孟益修其西南隅,周九百五十丈,厚五尋而殺其半,崇得五之四,表裏累以甓石,上設女牆,其下覆以欀瓦。為臺名威武以抗其隅,創九樓城上。《熙寧圖》:「西湖樓、蕃宣樓、五雲樓、城西南下金墉橋、三山樓,城東南下長利橋、清微樓,清泰門上泰山樓,康泰門上堆玉樓,城東北隅,今觀風亭,緩帶樓,城北今超覽亭,坐雲樓,城西今怡山閣。」下負牆為亭三,一曰雅歌,二曰吏隱,三曰春風。濬其隍,為橋十二,虎節門大橋,清泰門雅俗橋,子城西南隅髮苗橋,豐樂門義和橋,宜秋橋,子城東南隅長利橋,定安門仁愛橋,康泰門樂游橋,清泰門眾樂橋,開通橋,便民橋,宜興門橋。疏以二門,拒以一插。城之門六:南虎節門,在今到任橋。東南定安門,閩王審知作,郡守嚴闢疆改今名。今右衛前。東康泰門,王審知作,名東康。治平初郡守元絳更今名。上有樓名東山。今麗文坊。西豐樂門,舊羅城門,郡守嚴辟疆更名樂輸,以近都倉也。熙寧二年拓子城,遂為子城門,建炎初更今名。即都倉巷。西內宜興門,[HT6SS]舊子城門也。熙寧二年扼子城不撤。即今宜興橋巷。西南清泰門。有清泰樓,今廢。門外雅俗橋,即楊橋。還珠門在虎節門外。閩龍啟元年作,名鎮閩臺,又名龜頭門,在今布政司南。宋大中祥符間,郡守嚴辟疆更今名。紹興元年火,尋復立。元延祐四年重建。明成化十三年毀,十七年重建。弘治、正德間屢災,正德三年重建。國朝屢修,旋毀。康熙二十年,總督姚啟聖、巡撫吳興祚改創,扁曰獅子樓,俗名雙門。五十九年,又災。六十年,巡撫呂猶龍重建。《閩都記》:「雙門之中,鑿巨石為獅子,以壓制南面五虎山。」明林瀚《還珠門記》:」門以還珠名者,復古也。是門當薇垣前數百步,上為樓臺闕,其下分兩途,屹立閩城通街,一方之鎮係焉。郡志載其為五代唐王審知所創,初名龜頭,意與歸投者音合,圖維得眾,所見抑何陋耶?迨趙宋撫有天下,僭偽削平,大中祥符間,嚴辟疆以侍御史出治吾福,更曰還珠,蓋取漢孟嘗守合浦,德政所感,去珠複還之意,故以是名焉。後八九十載,政和中,黃龍圖學士裳兩知是郡,因其頹圯而新之,名猶舊也。至成化丁酉間,毀於回祿,維時方伯李公嗣、鈸公王進相經劃重建,瀚林學士四明楊文懿公守陳記之,更署曰鎮閩台。弘治甲寅正德戊辰,上下三十餘年,已三罹於災矣。蓋其飛簷聳棟,雖極工致,而延燎易及,識者病焉。辛未春,錢塘陳公珂以閩觀察使兩轉大方伯,於薇垣視篆,未幾百廢皆舉,而此門樓實案藩司,昔謂重譙雙門,出入經之,尤所先也。爰捐俸募工,伐木採石,經始於是歲之季冬,官不費帑,民不勞力,越明年壬申仲夏告成。址度廣輪,並如昔不增,但夾以高垣,墁以堅甓,通以閣道,四面明欞洞達,無木薄櫨節棁之華。前後扁三字,公親筆也。宏樸渾堅,可壽悠遠,他虞釋然矣。於是方伯白公圻、大參王公子言、孫公燧、少參鄭公毅、彭公夔,僉謂公之斯舉,上追千載之規,而鎮俗安民用心尤密,有出前人意表者,奚可無文垂諸不朽。以瀚邦人也,因猥及之。竊惟門揭還珠者,取辟疆舊名,非公獨見之明,亦曷克復古人之制,而白古人四百年後之心哉?況公位望之隆,撫一方而藩屏王室,非若孟、若岩、若黃所可班者。故旬宣於是也,以公而明,以勤而慎,以寬而栗,以正大而巍然具瞻,則一門之跡,奚足以多公也?如郡邑、廟學、祀典神祠、譙樓、堂宇,以及先世諸大臣門閥,凡有頹敝,罔不命工修葺完焉。公之宅心何溥耶?茲之一舉,則專於復古,而思患預防,匪直為今民憂,其為後民憂也深矣。閩人感公德化,仰睹門名,寧不革薄從忠,思還前古之淳風也歟,昔黃龍圖去此,進秩尚書,為宋名卿,公豈下於龍圖者哉?不日進位台鼎,秉鈞軸,調元贊化,試舉而措之。則我朝盛治,還唐也,還虞也,還夏、商、周也?公之大勳業,予尚有望焉。還珠復古特一事,庸記斯門,系庶民千載之思雲。按《三山志》:「還珠門,閩龍啟元年作,名鎮閩臺,又名龜頭。」則是門實王璘所築,非審知也。前志謂為王審知創,而林記引之,不加是正,均誤。
6
羅城《三山志》唐天複元年,王審知創築羅城四十里,設大門及便門十有六,水門三。[HT6SS]按黃滔《天王寺碑》:「大門八,便門九,水門三。宋熙寧二年,既增築子城西南,羅城西門缺不複作。豐樂已為子城西門。政和五年,利涉門災,羅城南門復廢不治,二方雉堞,湮沒斷絕,遂與夾城通矣。今門存者七:南利涉門。雙門上有重樓夾閣,政和五年災,此門遂廢。按即黃碑福安門也,在今安泰橋。東南通津門。祥符九年,嚴辟疆名兼濟。康定二年,沈邈復舊名。按:唐時羅城,惟此門今尚存,俗呼津門,在今通津樓。東海晏門。嚴辟疆名,俗呼雞鴨門。按:即黃碑清平門也,在今澳橋西。東北延遠門。按:即黃碑通遠門也,在今貢院前。北永安門。按:即黃碑濟川門也,在舊懷安縣治後,今名永安境。西北安善門。上有樓,內有鹿頂門,今西湖旁正偽閩為複道處。按:即黃碑安善門也,今西湖。西南清遠門。俗呼鴨門,舊以豐樂為羅城,與清遠門接,故中間又有金斗門。熙寧拓子城,遂自金墉橋以南皆無城,門亦廢。按:即黃碑清遠門也,在今鴨門橋。又按:黃碑有西曰善化門,無者,緣宋熙寧二年增拓子城,以此門作子城門,易名豐樂故也。
7
夾城《三山志》:」梁開平二年,王審知初築南北夾城,[HT6SS]南夾城,今寧越門東西一帶,北夾城,今嚴勝門,遺愛門一帶。謂之南月城,北月城。黃滔《萬歲寺》詩:「新城似月圓。」南城大門二,按:黃滔碑,一日登庸,一日道清累磚甓,設懸門,外樓櫓七十間,便門六,水門二,浚濠以通潮汐。北城大門二,按:黃滔碑,一日道泰,一日嚴勝。便門五。南城大壕百五十步,北城決河通西湖。黃滔記:後漸湮塞,今多豪右占租。李仁達時,唐兵攻之不下。初,王氏築城,令陶者印磚,悉為錢文,及兵退,仁達果歸錢氏。今門六:南寧越門,雙門,梁王審知作,名登庸,以協郭璞遷城之讖。長興二年,延鈞改為閩光,嚴辟疆改今名。按:即今南門。東南美化門,門內水步門,舊臨河務美化門內。按:水步門,一名利津門,今為水部門,在城東南。東北井樓門,按:門內有七穿井,因以為名,在城東北。北嚴勝門,舊傳劉宋時有嚴勝者居此,鬻米取息極薄,太守以旱禱雨,遂以名門。按:嚴勝門在平山東,今廢。西北遺愛門,舊名昇山。治平元年元絳作,明年移尹南京,父老請於府,願以元之政績名之,遂改今名。按:即今北門。西迎仙門,門外通怡山,梁時王霸昇舉,故名。按:即今西門。唐黃滔《天王寺碑略》:「公之築城也,恢守地養民之本,隆暫勞永逸之策,其名舉一而生三,法陽數也,曰大城焉,南月城焉,北月城焉。周圍二十六里四千八百丈,基鑿於地,十有五尺,作土胎,石而上,上高二十尺,厚十有七尺,外甃以磚,凡一千五百萬片。上架以屋,其屋曰廊,其大城之廊也,一千八百有十間。自廊凸而出之為敵樓,樓之層者二十有三,又角立之樓六,其二者層復層焉,皆闌幹鉤聯,參差煥赫。而廊之若干步一鋪,鋪各以鼓而司更焉,凡三十有六,謂之更鋪。其四面之門八:其南曰福安門,福安之東曰清平門;西曰清遠門,其西北曰安善門,安善之東曰通遠門;其東曰通津門,通津之北曰濟川門;其西曰善化門,皆鐵扇銅扃,開陽闔陰。門之上仍揭以樓三間,兩挾兩口翕修廊,雙面遠碧。門之左右,又引而出之為之亭,兩間一廈。又匪樓之門九,曰暗門焉。又水門三,其二樹欞篩波,卸帆入舟,鳴舷柳浦,迴環一郭,堤諸萬戶,注之以堰二,渡之以橋九,鏡瑩虹橫,交舫走蹄,斯大城之制也。粵南月城也。東貯九仙,西盛烏石之二山,嘉樹蓄雲,茂草藏獸。城上之廊一千十有三間,敵樓四十有九。樓之層者三,其門二,曰登庸門、道清門。其上之樓,其下之扉,左右之引亭,建暗門八,水門二。其堰一,其橋五,及廊之更鋪二十,悉與大城類。其外之東西,復距而出之,謂之橫城。其東也,城上之廊四十二間五廈,其門一,斯南月城之制也。伊北月城也,城上之廊六百四十二間,敵樓二十有六。樓之層者十,其門二,曰道泰門、嚴勝門。其上之樓,其下之扉,左右之引亭,建暗門四,水門二,其橋一,及廊之更鋪十有四,復與南月城類。又觜而出之,謂之橫城。城上之廊五間一廈,其門一,斯北月城之制也。其東劃長川以為洫,西建乎南盤別浦以為溝,悉通海□朝夕盈縮之底,波澤鱗介,岸泊艓艛,北截越王之故山,派西湖以為隍,若鰲之負,如甌之置,軒軒然,翼翼然,天設之府,神開之地也。
8
外城《三山志》:「宋開寶七年,刺史錢昱築東南夾城,東夾城今行春門南北,南夾城今合沙門東西,即今外城也。南自光順門而西,即合沙門。城三百二十九丈,其門樓六間,敵樓三十間;東自東武門而北,即行春門也。安邊、臨江二門樓三間,敵樓皆五間,便門二,一湯井、一船場。敵樓九間,城一百七十四丈,開沿城河二千九百尺。自東武門而南,門樓三間,敵樓二十四間,城三百一十丈,開沿城河三千六百尺,城高丈有六尺,而厚半之,石其基,累甓而覆以屋。太平興國三年墮之,因其址茨小垣以周焉。今濠隍湮塞,半為民田矣。門凡六:合沙門,嘉佑元年元絳作,名遠南。政和二年,張勵更今名。自南臺渡江十里合沙門,次寧越門,次利涉門,次還珠門,次虎節門,次威武軍門,次都督府門。麗譙凡七。程太卿詩:「七重樓向青霄動。」王尚書詩:「七樓遙逾鈞龍台。」政和五年,利涉災。今六譙矣。東南通仙門,美化門之南,嚴辟疆改名樂郊,後改今名。東行春門,舊名東武,嚴辟疆改今名。按:即今東門。東北湯井門,外湯路,即安邊樓門也。按即今湯門,在城東北。船場門,即臨江樓門也。按即今井樓門,在湯門西。西怡山門治平元年元絳作。按亦即今西門。
9
城濠舊子城、羅城、夾城、外城皆有濠,自南臺洪江通潮入城,舊子城之濠,若南虎節門外之大橋,東安定門外仁愛橋,康泰門外長利橋,西次清泰門外雅俗橋,豐樂門外定遠橋,次宜秋橋,至北水關是也。舊羅城之濠,若南利涉門外之安泰橋,東由兼濟門外之通津橋,而達海晏門外之去思橋,出湯門閘,西次清遠門外之澳門橋,併安善門外之西湖是也。舊夾城之濠,若南利涉門外之九仙橋,東水步門外之通仙橋,東北井樓門外之四明橋,西迎仙門外之迎仙橋,北遺愛門外之池橋是也。舊外城之濠,若南合沙門外之洗馬橋,東南迎仙門外之板橋,東行春門外之樂遊橋,東北湯井門外之四明橋,西迎仙門外之迎仙橋是也。郡城之濠,皆三面環繞,惟城北一段連山,不通水源,古云:「龍腰不可鑿。」即此。《三山志》云:「閩王審知曾鑿龍腰山,晝開暮合,乃止。」城之水關有四:一在水部門東,引南臺江潮,由水關入城,自河口繚繞凡三十有六曲;一在西門之西,引洪塘江潮,由西水關入城,自西禪浦亦三十有六曲,城中河道周折縈回於民居前後,舟航隨潮汐往來,其在北門、湯門二關,則但以蓄洩潦水而已。
10
閩縣城附郭在府治東南
11
塘頭城在合北里。明嘉靖間里人董世道捐造,萬歷四十年拓而大之。
12
塘灣民城在合關里,嘉靖間造。
13
翁崎民城在江右里,嘉靖間造。
14
中洲炮城在時升里。
15
羅星塔城在永北里。
16
金牌寨城在嘉登里。
17
圓山寨城在江左里。
18
崇新寨城在江右里。
19
登高寨城在江右里。上六城俱國朝康熙五十六年總督覺羅滿保、巡撫陳瑸、布政使石沙木哈捐葺。
20
閩安鎮城在江右里。國朝順治十五年造。
21
侯官縣城附郭在府治西南
22
侯官故城在府西北三十里。唐武德中析閩縣重置治於此。逼臨江滸,貞元五年,為洪水漂沒。八年,遷入府郭故址,名侯官市,亦曰侯官閣。懷安廢縣,在府治西北。宋太平興國六年置縣,初治於原江北三十里。咸平三年,移治石岊,廣故驛為縣治。明洪武十二年移入郭內,萬歷八年併入侯官縣。
23
古田縣城
24
在翠屏山南雙溪匯流之上,明弘治十三年,邑人布政羅榮請築城。為門四:東曰萬安,今名澄清;西曰永豐;南曰迎恩,今名太和;北曰望闕,今名節鎮。水門五:曰威武,曰金井,曰朝陽,曰玉灘,曰觀瀾。西北跨山,東南濱溪,廣袤七里許,高一丈七尺,厚一丈,周一千三百丈有奇。嘉靖中倭警,增高城垣三尺。萬歷二十五年,增置敵樓十,城堡六十有七。國朝康熙四十年,知縣陳瑸修葺。乾隆五年,奉文繕治城內外馬道七十五丈,城垣三十七丈,八年竣工。古田廢縣,今為水口驛。東南至府城百八十里,為延津上游鎖鑰之口。有浮橋橫於江津,設鹽政官,朝夕驗放,亦曰水口關。明林俊《城古田記》:「古田,古侯官地。劉、林巨姓世居之,亦世田之,故曰古田。又玉之所嘗產也,故又曰玉田。開元時,始析縣,匯雙溪,倚翠屏,揖仙亭,立文峰、五華於左右以囿群山也。田矗矗鱗次,走坡斜以聯山之極。民僅田,故醇;陰箐邃壑,逋亡依阻,故易哄。正統間,鄧寇茂七長驅入縣,民倉卒走,廬舍墟,藏蓄抄掠以盡。天順間,訛言陳寇諒五至,縣數數驚,民望城為命,吏以為非我久於處也,置弗聞。月陰雨寒,鳥驚而鹿駭,家無貼席之夜。予友大方伯蘗山羅君志仁,郎署時也,與故老林堪謀曰:「古,盜衝也,城之,存乎人。今天子留意城諸縣,古獨無舉焉?夫無大順之希文,朔方之南仲,奚恃能城?無西川之仗義,延州之青澗,奚恃能守?盍圖諸?遂連疏詣朝,下之部,蘗山言之部,再下之御史,蘗山又言之御史,則巡按陸君偁任焉,專縣之力而相以郡租之羨,授能於永福令姚禎,程物略基,量功而命日,申憲令以肅城梗。風驅雷行,萬畚並築。姚去而代如姚,三越祀,功以成告。凡縱,尺度之,石而址者三,甓而堵者十,甓而雉者四,合之十。高七,橫如縱,損其七焉。凡周,丈度之,千三百有畸。凡費兩度之,萬八千有畸。岳立雲連,如防遏潰柵以隔猛噬風雨,而大廈之庇也。辛酉寇至,庚午寇又至,人恃城無恐,因頌陸君之功德,蘗山遺故土世世之安之惠也,請記于予。嘗聞之,略先事之防者,必有臨事之悔。陳倉城,孔明以無利引去,莒城不備,子重克其三都,城國之備也。抑發端引會,固有司其間者。古,歷三千二百五十年而後縣,縣七百五十四年而後城。而蘗山適起其間,顯相默運,山川靈氣,至是完以密矣。是固今日一面之占,亦他日系國安危之地。古因以名焉。惠答山川,其固小小哉,抑古者以民心為城,誠吏於土者責也,可觀政矣。羅榮《古田縣築城記》:「八閩牛女分野,《禹貢》揚州之域,秦漢置郡國,始麗中州。吾邑依於萬山中,東聯羅源,西瀕南平,南臨閩清,北界政和,東西少北抵寧德、建安,少南則懷安、尤溪也。延袤計里各四百有奇。民無末作,勤生於田,因地卑高而丘塍之,雖崇巒迭□,泉可引溉,盈尺不遺,此邑所由名也。惟地衍田廣,又林菁蒙密,鄰封流轉之民,於是為歸,逋逃不逞者亦間廁焉。正統乙巳,四方多故,沙尤魁寇鄧茂七乘亂構煽,旬月徒醜數萬。吾邑素鮮兵禍,又世屆承平,所謂金革什伍,無先具以應卒,而排柵圍塹之類,亦闕於繕治。士女倉皇欲奔省府,則途長阻水,舟楫斷絕不可到。率望山截山臬之土奧,墟墓之穴,奉頭竄伏,豺虎狶蛇,不暇恤也。稚弱啼號,輒棄去,或壅其口而絕。賊長驅入境,據縣庭,分徒大掠,了無所獲,民廬焚燔殆盡。踰年漸次殄滅,遺氓稍出,飢寒困頓之後,暴死於疫。越十五年,為天順癸未,有陳亮五者,蘗芽其惡,閭巷傷弓,相訛寇至,一月十數驚,越三時乃定。生聚二十年,粗成里落,故老談及亂離,有泫然出涕者。弘治初政,屢詔被兵所在亟修城池,有司無良,而百姓好佚,間有扶義人叔儻,又無作者以翼其成,歲月玩心曷而已。歲已酉,餘隨計由江浙涉淮泗,歷齊魯,入京師,凡經名邦大府,皆嚴城守,十室之邑,未有弗慎於暴客之防者,乃作而嘆曰:「衛民弭亂,固如是乎?」因懷桑梓以窮陬盜藪,久無數雉之甓以為棲,負明詔何如哉?既而邑人林堪至,質愚言為然,遂即想疏於廟,事下兵、工二部。時御史四明陸君偁按閩,廑恤民隱,親蒞相度,檄永福知縣歸安姚禎來董是役。邑治東隅臨大溪,民居跨其上,必用毀折一二十武,而鉅家右姓多層樓結構,開戶迎曦,臨流眺遠為光景,習居重廢,不能相從。姚君乃奮然曰:「吾先為其難者。」決策下令,肇工於東隅,期日率吏兵循溪督視,而拆卸者恐後。歷兩月基成,壘石如甓,工登大半,姚以事去。又越三年,城乃成。凡周圍長一千三百丈,址闊一丈,堵石三尺,磚一丈,女牆四尺,凡高一丈七尺。工料費白金一萬一百八十七兩。先是鄉民出財力,怨謗如沸。弘治辛酉,白水寇至,殺鄉兵,逼邑治,以城粗立,不敢入,官軍至,乃殲焉。正德庚午,山寇大作,揭旗伐鼓,呼噪繞村,逢人捉殺。四鄉男女摩肩入城,賊自東瞰守望有備,乃去。至是怨者始釋,易謗為頌矣。予聞古之制,內王都,外侯國,咸著雄堵高廣之式。《周官》掌固,《易傳》設險,《春秋》凡城必書,修治以時,王政所首。蓋人萃則乖,乖則亂,弭亂必有為之所者。今茲高城深池,上下完固,旗幟鈴柝,儆備匪懈。郊坰之外,山谷之間,生齒百萬,倚是為安。夫以數千百年之闕,卒就於今,是固聖朝君相在上,保邦顧遠,又有賢大夫以襄成之,或有數存焉耳?榮何力於其間哉?然興作之大,無過是役,不可無述。輒識歲月顛末於左,使知創作之意,而修治圯墮,不能無望於後賢云。
25
屏南縣城
26
在雙溪。國朝雍正十二年,總督郝玉麟題請增設縣治,知縣沈鐘創築,城垣周三里許,長六百七十五丈,高一丈九尺,厚一丈一尺。東西南北敵樓四,炮臺四。門四:南曰承柱,東曰通福,西曰來安,北曰拱極。
27
閩清縣
28
城在梅溪南里許。舊無城,東、西、北創三樓,置柵為門,曰迎恩,在縣南;曰大西,在縣西;北曰敵樓,在縣北。國朝順治十八年,知縣姜良性始造小城,闢門四:東曰光化,南曰宣政,西曰永寧,北曰拱辰。周五百十丈,高二丈,厚八尺,又水門一。雍正十一年,巡撫趙國麟修葺。
29
長樂縣城
30
在六平山之陽。《城邑考》:「明弘治三年築,僅里許。嘉靖三十二年,以倭患增拓之,廣五里,闢門五:南曰陽春,北曰拱極,東曰鎮海,西曰清江,西南曰平政。水關五,警鋪五十有七。三十七年,增置敵樓十有三,高一丈五尺,厚一丈,周一千四十五丈有奇。崇禎間,知縣夏允彞復擴城垣二百八十丈。國朝因之。明鄭世威《長樂縣築城記》:「長樂,即古新寧,唐上元初,遷置今所。東北界巨海,南界福清,西北界閩縣,又西界永福,北界連江。腹裏為邑,不城不隍,民固貼然狎於農桑,鮮識兵革。洪武間有詔命城沿海諸衛所,為備倭計,未始議城吾邑。弘治庚戌,上虞潘公府奉例始城之,規制弗稱,久之傾頹。然而四境寧謐,無事防守,先後凡數百年於茲。迨嘉靖壬子,島夷寇浙東,而黃岩赤城之間告變旁午,於是提督閩浙軍務太倉思質王公心予,屢檄城事,而邑之士民罔即應命,上之人亦狃於其故而執議弗堅也,旋請報罷。乃思質王公軫念吾邑震鄰之懼,諄諄然力主其事,謀諸巡按侍御邢臺玉泉趙公孔昭暨藩臬守巡諸公,僉謂長樂宜城。檄下我邑令詹侯。侯乃籲眾咨諏,款諭上意,士民始躍然用命。侯上其狀報可,於是議財用,峙木石,相基址,量工命日,事事貲費,悉出自公帑。募游民而佣之,四方利若直者繼至。雖坊里各役一人,人各轄一區,不過稽其成而已。城高若厚,各丈有奇,周一千四十丈,設水關凡五。上環雉堞,傍闢四門,重屋其上:南曰陽春,北曰拱極,東曰鎮海,西曰清江,又西南便民門曰平政。始於是年十月,迄逾年甲寅七月。工不愆素,民不告勞,而城成焉。侯謂邑之大事不可無紀,乃率士民微言於餘。餘惟設險守固,重門禦暴,古先哲王保邦之道所不廢也,即四方平定,不可無城。況去海最邇,而浙東前車又宛然在目者乎?方今全閩無恙,刁斗未聞,幸賴諸當道為民捍患,亟議徙薪,而詹侯祗承德意,作我長城,先事之防,蓋屹然金湯之固矣。夫經之營之,有俶其城,繄我公之德,撫字之,保障之,庶民倚賴之,繄我侯之德。後之蒞吾城者,仰其德必思所以濟其美。外患既殄,內政益修,而信孚,而守固,庶幾熙熙然復見海濱鄒魯之盛。詎非今日言於謨偉烈,有以貽百世而不泯者歟。侯聞之,矍然曰:「某也,何敢當?唯王公之德,斯民之力。」遂立石於清江之滸,書其事之始末,用垂永久云。侯名萊,浙之常山人,丁未進士。時僚佐師賓及諸所相厥成者,併列之碑陰。
31
新寧舊城,在敦素里之平川。今為崇賢里,俗呼古縣。唐武德六年置新寧縣於此。上元初,縣改名長樂,徙今治。
32
梅花所城,在新開里,去縣治東北四十餘里。明洪武二十年造。三面距海,東為城門,西為水關,南連沙岡為南門。延袤三里,計六百四十八丈,高一丈八尺,厚六尺,女牆一千二百二十,敵樓二十有四,窩鋪二十。潮至則舟皆抵城,潮退則平沙彌望。
33
石梁蕉山司城在十五都,明嘉靖三十八年造。
34
松下司城在二十都,明嘉靖三十九年造。
35
小祉司城在二十都,明嘉靖四十一年造。
36
壟下民城在二十都,明嘉靖四十年居民造。
37
連江縣城
38
在龍漈山南,鰲江北,明嘉靖二十年築。門四:東曰鎮定,南曰廣化,西曰承恩,北曰懷寧。又小門三,水關三。廣四里許,高一丈二尺,厚一丈,周九百丈有奇,雉堞一千六百。嘉靖三十六年,僉事盛唐增高三尺,建窩鋪三十有六。三十七年,都司斷事王汝奇開城外濠,自東至西,延袤四百餘丈,又自東嶽觀至鄭家園計二十餘丈,廣八尺。四十一年,知縣熊尹臣復建敵樓十一,窩鋪十。國朝雍正年再被水傾圯,五年重修。
39
溫麻城,晉置溫麻縣,在今福寧府境,後廢,唐改置於此。定海所城,在縣二十七都。明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興造。高一丈五尺,周八百丈,窩鋪十有六,西南各闢門一,城外河壕闊六尺,深二尺。
40
北茭司城在縣二十六都,去縣一百十里,周一百五十丈,明洪武初江夏侯周德興造。
41
蛤沙司城在縣二十九都,去縣五十里,周一百五十丈,明洪武初江夏侯周德興造。
42
東岱寨城在永貴里,國朝康熙八年展界復造。
43
羅源縣城
44
在東戴坑。明弘治中,列柵為十門。越數年,知縣徐珪請築土堡,毀舊門,建新門六。正德十四年,知縣黃相又垣東西二門。嘉靖三十七年,推官徐必進奉檄盡拓其舊築之,以備倭寇,闢門四:東曰賓日,西曰承金,南曰阜熏,北曰朔易。萬歷七年,僉事李樂改築以石,延袤四里許,高一丈五尺,厚一丈三尺,周八百三十一丈。闢門五:東曰恬波,西曰歲成,南曰阜熏,北曰迎恩,西北曰小西。敵樓六,水關二,涵關二,垾關一。國朝順治六年增築東門甕城一。康熙十四年,建窩鋪二十八,炮臺三。二十一年,增建戰樓一。四十四年,知縣陳於宣重修。雍正十年奉文修葺。
45
永福縣城
46
在磨笄山之陽。初未有城,明嘉靖三年,知縣何謙始為石基土墉,厚丈許,高一丈五尺,周七百二十丈。後令文惠、陳克侯相繼修葺。又因倭寇破城,增築敵臺十。萬歷十七年,山寇起,士民以東北城垣環於山灣,不便守禦,請移入山頂。闢門四:東曰永泰,西曰平西,南曰雙清,北曰瞻京。又水門一。國朝康熙三年、七年、十九年,皆被水,知縣於昌孕、李景明、董治國倡修。雍正五年,知縣張宣、張廷球、馮紹立相繼修葺。十年,重修。
47
福清縣城
48
在鷲峰山之麓。初未有城,明正德八年,知縣朱袞始為四門:東曰文興,西曰雙旌,南曰龍江,北曰玉屏。嘉靖三十三年防倭,更築垣周九百九十三丈,高一丈八尺,厚一丈四尺,女牆一千三百,警鋪二十有四,水關二。三十七年,復築敵臺三,增高城垣四尺,浚河深廣各二丈。萬歷二十二年,知縣丁永祚議拓城,徙西北,移舊城四百餘丈,增新城二百丈,益以月城,又闢小北門以便行者。天啟四年,知縣康承祖增築敵臺五,西北城增高四尺,覆以堞樓數十丈,增置警鋪。國朝雍正十二年,知縣張廷球請帑修葺。乾隆十年,知縣饒安鼎請帑葺。明林俊《福清四門記》:「福清四城門成,耆民群相率來雲莊請記。按縣本長樂割地,名長安,名福唐,又名永昌。福清,今名也。吻海背岡,風潮簸嚙。山童乏林,木、石離離骨豎。人鐘之,忠特奇峭,其次亦凝重自立。縣舊無城郭,賈胡之舟東泊,則狼顧鹿駭,鼠以竄,當道者憂之。且城之,材鉅而力詘也。且門之,須而城舉焉,而令政弗肅,役者玩。正德壬申,上虞朱侯朝章以左官來知是縣,負刑曹之刑名,內臺之激揚張翕,牛刀雞割,風疾而草以靡,燭照之而陰無所伏。弊孔呈現,費複而門,程工垣屬為固,崇其樓,採章之,納遠景而聘遙矚,有戒棲禦兵焉。因地命名,其東曰文興,西曰雙旌,南曰龍江,北曰玉屏。岳立雲連,觀政者以為知務。夫國無大小,善守者全。《易》設險取諸坎,重門取諸豫,而艮為節,慎出入門闕,垂先事之防者如此,汴之東西水門,昌黎子以閈寇偷、固風氣,宣布君上之文武,歸隴西公之功。然則侯之闢四門,其不深可紀耶?抑善治者以得民心為本,劃地而守,金湯無足為固,民之心皆城也。一或攜貳,雖鐵扇石樞,嚴門重閉,將拆樊而入無難者。故曰在德不在險。侯才望特絕,外至而來,固日月寓於福,猶畢志縣人,垂無拔之厚惠,嗣侯者其尚心侯是心哉?崇土而城,結民心而城,將並以舉矣。」葉向高《福清縣拓城記》:「福清為縣,自唐聖歷二年割長樂縣南八鄉始置,時稱萬安,從鄉名也。偽閩龍啟元年始名福清,元州之,明復為縣,而俱無城。嘉靖甲寅,以島夷毒閩,蔓延瀕海四郡。福清內蔽三山,而外遏莆、陽、泉、漳,實綰轂重地,寇所出沒,始議城。時師環其疆,倉皇畢事,北傅高山,西跨岡巒,而東迫陵阜。賊登阜而攻,若對壘焉,從東望西,周垣畢睹,我之戍守虛實,較若列眉,而最害在北。戊午之變,賊據北山,俯而瞰城,每發輒斃,守堞之士,披靡奔潰,無有以一矢加遺,日未移晷,萬室蕩然。論者咸為城咎,亟欲議更。頃之,寇創歸,城遂如故。迄今三十餘年,而莫任其事。前令廣昌羅侯、清遠歐陽侯先後為牘,言城失險狀,俱報罷。歲壬辰,島寇肆虐朝鮮,海上戒嚴,邑父老諸生群走請當道,下其議屬領邑事者,謙讓未遑。無何,丁侯自德化徙令是邦。侯嘗讀前令牘,業為扼腕,下車首循城,慨然三嘆茲城之不更,即一旦有急,令何以從邑子弟立,睥睨間,往事之不忘,其安能晏然於此土也?父老諸生頓首,願受劃。侯乃陳便宜甚具以請,俱報可。屬以募卒增餉,造舟餘舟皇,公帑大詘。公乃令民以丁畝輸金,召父老之幹力者董事闢城。跨北山而臺其上,移西城山之半,包岡縈澗,縮東城避阜為臺,以當敵衝。四門益以月城,一新諸樓櫓,敝堵窪垣,咸有增築。經始於癸巳初春,入夏而告成事。金湯屹如實,父老相勸趨役,而侯固日夕撫循,卻蓋徒行,暴烈日中,版築奔走,雲集子來,城成而過者詫以為神。侯乃悉稽城垣經費,某所,某役受金若干,巨細條分,纖悉無漏,籍而報諸當道,榜通衢以示民。物情大孚,父老固已心德侯,又念其勞苦功高,相與謀為祠祀侯。侯力辭謝,則相率造不佞,謂是役也,實邑萬年之伐,太史宜紀其事,以詔來茲。餘惟任事之難,昔人所嘆,病在處堂偷安,築舍撓議,慮之者不審,而聽之者易淆,往往無窮之業,以小利害墮矣。然皆其禍福未形,是非方隱,非抱獨知之契者,難以從事。未有如邑城之失險受禍,往轍昭彰。耳目所共睹紀,無俟懸斷而豫卜者也。乃猶或懷承平之安,以不腆敝賦,勤君侯之焦思,則吾邦人愧矣。昔當土宇初定之時,其經劃濱海獨詳。閩自列郡外,置衛者四,融居一焉,而翼之以萬安所。夫寧重福清,誠重閩也,福清完而三山之屏樹,閩南之道通,淵乎神謨,此所謂見萬里之外歟!然則君侯之功,寧下邑是賴,即閩百世祝可矣。茲役也,台使者監司咸贊其議,而太守山陰何公為尤力,詳具薛觀察所為記中。計移舊城四百餘丈,增新城二百丈,並月城,臺樓及修築諸費,共徵編戶六千七百餘金,莫有逋者。督役則邑丞某簿,某效勞則耆民某等七十餘人。侯,南昌人,名永祚,別號見白。豈弟明敏,綽然循吏,尢能任事,加意興除,此其大者云。
49
鎮東衛城在方民新安二里。明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興造。垣高二丈三尺,厚一丈,周八百八十餘丈,為門四,警鋪四十有三,女牆一千三百四十有九,敵樓三十有一。國朝改為寨,分撥長福營,左軍守備移駐城內。
50
萬安所城在平南里。明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興造。垣高一丈八尺,周五百二十五丈,女牆八百二十有七,警鋪十有三,敵樓十有八,東西南為門,上皆建樓。今沿其舊,設兵防守。
51
海口鎮民城在方民里。明嘉靖間造,周八百四十四丈,女牆一千六百有五,警鋪二十四,敵臺七,闢門五。嘉靖三十四年,倭寇犯鎮,民多死者,御史吉澄請帑金七千七百餘兩賑之,鎮民願以所賑築城。萬歷十年,知縣羅萬程請帑修之。三十五年,知縣凌漢翀修西南沿江一帶。四十三年,知縣汪泗論增高東北一帶,添設敵臺一,警鋪四。四十六年,久甫復圯,知縣王命卿重修。國朝順治間海寇據城,旋平,後立有寨。
52
化南民城在化南里。明嘉靖間造,今廢。
53
沙塘民城明隆慶間造。
54
坊附
55
閩縣、侯官合治街
56
宣政街自鼓樓至還珠門,東屬閩縣,西屬侯官,今名鼓樓前。
57
南街自還珠門至南門,東屬閩縣,西屬侯官。
58
閩縣
59
井樓門街自獅橋北達井樓門。
60
湯門街澳橋東北折而達湯門。
61
水部門街
62
新街宣政街右,今按察司前。
63
東街還珠門外折而東,達東門,唐名左通衢,宋曰鳳池坊,為許將立。互見《第宅》。《閩都記》:「內有注水石斛,凡四。」
64
新塔街閩王時號新路口,有安福寺崇慶塔,故名。
65
柏衙前街元行省柏帖穆爾居此,故名。
66
館前街閩王時五州諸侯館也。宋湛俞隱居於此,三召不起,名旌隱坊。元宣慰使魏天祐寓坊內,名福星坊。
67
三牧坊宋名太平坊。明正德間,為知府何顯、知州何崗、知縣何繼周兄弟立,一名枋門。
68
朱紫坊宋朱敏功兄弟居之,朱紫盈門,故名。互見《第宅》,一名新河,有三橋。
69
鰲峰坊唐名九仙坊,以通九仙山,宋曰登瀛坊,以狀元陳誠之名。按:以上三坊,即今地名,故列於巷前,侯官縣同。
70
東衙巷舊官廨所,有東總門,一名大東衙。
71
提舉衙巷舊有提舉衙。
72
萬歲巷舊有萬歲寺,今呼廟巷。
73
沿河東巷今名玄壇河墘。
74
通賢境巷內有通賢里社。
75
竹林境巷五代閩促生營地,郡守黃裳名仁慶坊。《閩都記》:「有竹林通應廟,故名。」詳《壇廟》。
76
石幢巷內有寧海神祠,封廣利王。
77
行春境巷內有行春里社。
78
尚書裏巷以尚書林瀚居此,因名。通水部門,一名河西。
79
德政橋巷
80
東閘巷
81
河務巷
82
使君橋巷
83
後岸巷
84
花園巷宋參知政事陳忠肅別業。互見《園亭》。
85
祠山巷在閩縣學前南行折而東,今名草履營。
86
新豐巷內有新豐庵,以通府治,亦名府巷。
87
縣前巷縣治南折,通歐冶池,東抵貢院巷。
88
悅濟巷在悅濟橋傍,通北門後街。
89
錢塘巷通北門後街。
90
歐冶池巷
91
存德巷東通府前,南出新豐巷。
92
長河巷內有長河境。
93
乾元巷舊有乾元寺。
94
經院巷東通井樓門街,西通開元寺前。
95
靈山巷開元寺後。
96
延善庵巷今名通天境巷。
97
衛巷
98
城隍邊巷
99
坊表
100
東南節鎮坊明嘉靖中立,在福星坊。
101
海邦砥柱坊在巡撫署西,明立,國朝重建。
102
南服屏垣坊在巡撫署東,國朝乾隆十七年建。
103
天下文章坊國朝康熙戊寅年立,在學院前。
104
澄清坊南察院前。
105
激揚坊
106
貢院坊成化七年立。
107
奎壁騰輝坊
108
麟鳳呈祥坊二坊舊名「論秀」、「登俊」。正德十一年,御史胡文靜闢地其南,改今名。
109
為國求賢坊在貢院前舊天開文運坊。
110
天開文運坊在貢院前,舊為龍門坊。
111
登瀛坊在登瀛橋前。
112
天衢坊在貢院左,舊明經取士坊。
113
雲路坊在貢院右,舊為國求賢坊。以上四坊俱國朝乾隆十八年重修貢院改,惟登瀛坊舊無,新建。
114
振肅坊二坊俱南察院前,明建。
115
東察院坊舊城隍坊,在岳鎮坊北,明正德十一年改建。
116
依仁坊晉子城廂。《治平記》:「東定安坊,以其方有定安門名之。」後改今名。
117
岳鎮坊即宋依仁坊,明布政使陳珂改今名。
118
振紀坊按司前,明成化年按察使馬文升立。
119
紫薇垣坊舊名旬宣,明正德年,布政使陳珂立。
120
閩都坊舊名閩會,在舊縣治。
121
十閩首縣坊閩縣治前。
122
興賢坊府儒學前,舊名進德坊,宋更今名。
123
秀實坊舊曰升秀,士人有累舉不第者,後登科,宋改今名。
124
文明坊在閩縣前,國朝乾隆戊午年重建。
125
發政坊內舊有養濟院、安濟坊。
126
以上公署坊表。
127
128
狀元坊嘉祐八年,為許將立,在東街,今存。
129
繼偉坊高介卿與子安世同年登科,故名。
130
振名坊一陳大丞,以方醫名,一彭文嗣登第名。並在後河。
131
狀元坊紹興十三年,為陳誠之立,在拱星坊。
132
籌帥坊在福星坊,因王祖道兩知鄉郡,故名。
133
棣華坊鄭杜兄弟三人俱中武舉,杜廷試第一,因名。一名湯巷。
134
寧坊通井樓門。
135
溫泉坊郡守元絳浚泉,砌石為井,揭宇環之,一名湯井。
136
高行坊舊名鄉習營,以驍勇名坊,內有駐泊營。後趙伯尚以八行舉,更今名。
137
海晏坊一名河浚,舊羅城海晏門旁。
138
秘書坊以陸藻、陸蘊兄弟官秘書名,今名篦梳巷。
139
罾浦坊一名河東,以郡中有讖:「罾浦坊中人挺生」,故名。
140
華萼坊閩王時號新市。
141
美政坊舊名施政,宋易今名,一名河西。
142
尊儒坊一名蔡奇巷,蔡伯人希所居。
143
使旌坊李冫免任漳守,故名。一名大石井,又曰梅枝巷,今名花巷,以內通百花務也。
144
連桂坊給舍黃唐傳居之,劉延康以其兄弟登科,因名。一名廠巷。
145
清泰坊一名石井,大觀中李殿撰畸立。
146
朝仕坊朱敏元居之,故名。一名小石井。
147
嶽臨坊內有嵩嶽行宮,故名。一名塔崎頂。
148
拱星坊一名盧巷,閩王時號新路口。
149
聯榮坊以樊仁遠、仁達兄弟故名,內通小石井。一名登龍巷。
150
驍騎坊古駐泊營也,宋時將卒自他所召集者居此。今坐營司是其故址。一名嘉榮坊,宋李俯知婺州,子提舉衙東,因名。今名南營。互見《第宅》。
151
光澤坊在橫衝營內,義井二,宋名潤澤。
152
漣漪坊臨河。
153
化成坊古鑄冶所,一名鐵冶巷。
154
全勝坊以舊營名,今法海寺前。
155
仙跡坊通九仙山里社,中有雙石奇跡,今名觀巷。
156
甘棠坊舊普光塔寺前。
157
大隱坊以韓召居之,故名,明改冠英。
158
思義坊舊曰阜財,交易所也,宋易今名,通大隱坊,地名廠下。
159
仁慶坊五代閩曰促生營,宋郡守黃裳改今名。
160
高節坊舊名嚴師,因林提學徽之名,後楊通判乾引年致仕,更其名。
161
至善坊胡氏兄弟文炳、文煒同時登科,因名。
162
濯纓坊通使君閘。
163
積貨坊近市,郡守黃裳更名,通促生。
164
兼濟坊通津門旁。
165
坦履坊西通朱紫坊。
166
浚明坊在東衙經緯小巷。
167
華林坊通平山,內有華林寺,故名。
168
麗文坊宋名麗景,明成化間移建貢院於內,改今名。
169
170
清河坊至元間闢是路,通左司理院,一名花巷。
171
孝節坊至正中為鄭慶生妻林氏立,在嵩山下。
172
173
方伯坊為布政車寧立。
174
大司空坊為尚書趙榮立。
175
大學士坊為侍讀學士林誌立。以上俱宣政街至南門。
176
步瀛州坊為弘治壬戌科進士立。
177
會魁世科坊舊澄清坊,為弘治己卯科參政林廷□、僉事謝廷柱立。
178
三尚書坊正德六年,為冢宰林瀚、司徒林泮立,名二尚書坊。後增司空林廷選,為三尚書坊。
179
慶雲坊為正德癸酉科舉人立。
180
吉士坊為正德丙子科舉人立。
181
應奎坊為弘治已酉科舉人立。
182
進士坊為正德甲戌科進士李景元、林炫、林春澤、田邦傑立。
183
群英坊為弘治已卯科舉人立。
184
萃賢坊為弘治辛酉科舉人立。
185
光祿坊弘治十六年,為少卿王鼎立。
186
登庸坊為弘治戊午科舉人立。
187
冠英坊正統中,為舉人王浩立,在嶽鎮坊南。
188
都諫坊為給事許天錫立,在福星坊。
189
豸繡坊為御史李燁立。
190
萃英坊為成化壬午、己酉、戊子三科舉人立。二並興賢坊內。
191
世美坊為永樂巳未科、大順丁丑科、成化乙未科進士立。
192
象賢坊為知府林元美子諭德瀚立。
193
大司成坊為國子監祭酒林瀚立,在黃山。
194
達尊坊正德十二年,為致仕南京兵部尚書八十四翁林瀚立。
195
四桂坊在三牧坊,為教諭何繼高及三牧昆季立。
196
解元坊為解元傅鼎立,法海寺東。
197
孝行坊景泰間,為都指揮王勝立,在獅橋。
198
大司徒坊、小宰坊二並為尚書黃鎬立,在柏衙前。
199
貤封報德坊為郎中鄭汝美父主事天與立,在白湖。
200
經魁坊為宣德已酉科舉人林澄立。
201
參伯坊為參議鄭觀立,在高湖。
202
世登金榜坊為知府林元美、子吏部侍郎瀚、孫兵部郎中廷木昂、曾孫禮部主事炫四世進士立。三並林浦。
203
科第聯芳坊為參議林壂立,在塔林。
204
人瑞坊《閩都記》:「萬歷八年,為林春澤百歲立,坊成春澤賦詩:「翠旗谷口萬松風,目專息猶存一老翁。詎意皋夔黃閣上,遙鄰園綺白雲中。擎天華表三山壯,醉日桑榆百歲紅。願借末光垂遠照,康衢早晚頌華封。」
205
都憲坊三一為成化二十三年都御史王克復立;一為尚書黃鎬立,並柏衙前;一為都御史陳紀立,在下渡。
206
進士坊十四一為副使翁晏立,在南街。一為知府李燁立,在興賢坊。一為進士張純立,在東街。一為知府孟王巳立,在三牧坊。一為知府邵銅立,一為參政黃塤立,二並法海寺東。一為參政林迪立,一為知府葉亨立,一為主事陳憲立,三並南臺。一為進士蔡肅立,在下渡。一為永樂丁丑科林元美立,在林浦。一為左布政林號土立,在塔林。一為參議鄧珙立,在竹嶼。一為進士葉鋌立,在後嶼。
207
蓬萊真境坊在通仙門西。
208
貞節坊一為御史楊永母王氏立,一為陳啟妻潘氏立,一為高明妻林氏立,三並在鳳池坊內。一為李岳妻劉氏立,通賢巷,一為舉人林庭桂妻鄭氏立,林浦,一為林克從妻李氏立,塔林。
209
國朝
210
昇平人瑞坊康熙四十六年,為閩縣百有二歲吳庭木雲立,在衛巷。
211
樂善好施坊乾隆十四年,為誥封奉政大夫何長浩立,在南關外。
212
貞節坊一為康熙間王大恩妻林氏立,後嶼。一為雍正間陳武榆妻鄧氏立,井樓門外。一為乾隆年李基妻陳氏立,一為乾隆年李鏊妻黃氏立,一為乾隆年陳兆發妻丁氏立,三並井樓門外。一為乾隆年鄢世鳳妻傅氏立,康山廟邊,一為乾隆年鑲白旗顧繼盛妻金氏立,一為乾隆年正白旗金世耀妻夏氏立,一為乾隆年張天坤妻李氏立,三並朝天橋邊。一為正藍旗馬天與妻田氏,一為鑲白旗劉士銓妻姜氏,一為鑲黃旗邢士楷妻佟氏,一為正白旗劉邦臣妻孫氏,一為正白旗杜正相妻李氏,一為正白旗高尚瑜妻周氏,一為正白旗張朝興妻王氏,一為正白旗王殿選妻高氏,一為正黃旗白良玉妻徐氏,一為正白旗董文弼妻周氏,一為正白旗王景堯妻高氏,一為鑲白旗徐弘鑒妻孫氏,以上俱乾隆年立東門外。一為乾隆年正白旗鎖榮華妻管氏立,東門城邊。
213
侯官縣
214
西門街自定遠橋至西門。
215
北門街自土街口至北門。
216
北門後街北街之西。
217
後街南街之右。
218
衣錦坊初以宋陸蘊、陸藻居之,名棣錦。後王益祥居此,更今名。
219
文儒坊以宋祭酒鄭穆名,一曰儒林坊。
220
光祿坊舊有法祥寺,岩石上有「光祿吟臺」四字,為宋光祿卿程師孟鐫,詳見《山川》。坊北有巷,曰井巷。
221
桂枝坊以唐陳去疾登第名,一名牛育巷。
222
甘液坊一名水局巷。
223
道山坊在官賢坊南,以道山亭名。一名天王嶺,內有道士井。詳見《古蹟》。
224
官賢坊在侯官縣前。《三山志》:「內有蘇公井一。」
225
永安坊
226
懷德坊宋司業鄭南居。
227
善化坊元貞元年,平章高興于州冶西南創驛館達西門。
228
淳仁坊宋名晏公坊,今名後曹。
229
熙然坊在定遠橋右巷直街東。
230
右院巷宋右司理院故址。
231
萬壽巷亦名府巷,舊有萬壽寺。
232
沿河西巷一名虎節河墘。
233
楊橋巷一名右通衢,宋宣和間改名春風樓,一名豐盈坊。《三山志》:「樓前蘇公井一。」
234
郎官巷宋劉濤數世為郎官居此,故名。陳烈亦居此。
235
塔巷舊名修文坊,知縣陳肅因其中舉人數不利,改修為興文,遂登科,後改文興,今名塔巷。
236
黃巷晉永嘉間黃氏居此,唐校書郎黃璞仍居此。名益著。詳見《第宅》。
237
安民巷
238
宮巷舊名仙居坊,內有紫極,後崔、李二姓咸顯貴,改名聚英、達明,複為聚英。
239
吉庇巷宋鄭性之宅址,名急避巷,後改今名。
240
螺女巷內通石塔,一名來里巷。
241
小水流坑
242
大水流坑
243
花巷在雙拋橋
244
閩山廟巷內有閩山廟,北通衣錦坊。
245
打線營
246
圓巷一名小黃巷,在金斗橋邊。
247
西衙巷
248
馬房巷一名便民巷。
249
石獅巷
250
宜興橋巷
251
鐘山巷大中寺前。
252
定遠橋巷
253
都倉巷宋時積貯於此,今名舊米倉。
254
西營巷
255
大排營巷今名孫老營。
256
小排營巷
257
餘府巷宋餘深宅此,舊懷安學前。
258
西門邊巷今呼謝婆巷。
259
東峰巷舊有東峰寺。
260
西峰巷今名西峰裏。
261
貓皮巷一名麻竹巷。
262
醋巷一名富巷。
263
郭通巷
264
坊表
265
遵義坊晉子城廂。《治平記》:「西宜興坊,以其坊之門名之,後改今名。」《三山志》:「坊名仁義,表東西也。」
266
藩維坊即宋遵義坊,明布政使陳珂改今名。
267
肅政坊明成化間按察使重建。
268
國計坊都轉運鹽使司前。
269
揆文坊
270
奮武坊二並在東察院前,坊北巡海道前。
271
宣化坊成化十九年,知府唐珣重立府治前。
272
覲光揚烈坊
273
就日瞻雲坊二並萬壽宮前,國朝康熙間建。
274
十閩首郡坊在府前,國朝康熙間建。
275
謹肅坊接官亭左。
276
致敬坊
277
迎恩坊接官亭右,並西門外。
278
昭利坊
279
祐正坊二並以昭利王祠名。
280
永通坊在通判衙前。
281
以上公署坊表。
282
283
新美坊以崔大夫及第,立黃巷口。
284
錫類坊中奉劉藻以孝聞,詔賜粟帛以旌之,因以名坊。
285
耆德魁輔坊為丞相鄭性之建,在吉庇巷。
286
風憲坊為御史餘清之立,在清遠門。
287
貞節坊為福建都事賈訥母貞節立,在安民巷口。
288
眉壽坊至治初,為張安定年一百五歲立。
289
290
翰英坊正德十三年,為知府前吉士鄭昭立。
291
恩光坊為僉都御史林廷玉父芝立。
292
解元坊為工部都給事中林廷玉立。三並還珠門至南門直街之西
293
旌孝坊為孝子高惟一立,在文興坊,修撰羅倫《贈高孝子》詩:「三年蔬水如君少,一片天然孝子心。昨夜三山明月照,不知甘露灑幽人。」
294
三世聯芳坊為進士鄧焯掖立。
295
少宗伯坊為禮部侍郎薩琦立。二並在新美坊內。
296
文武傳芳坊
297
大京兆尹坊
298
南臺總憲坊三並為都御史王鼎立,在安民巷。
299
尚書第坊為工部尚書林廷選立,在吉庇巷。
300
聚奎坊成化丁卯科為閩侯舉人立,復為壬午、乙酉、戊子科舉人立,在後街。
301
世錦坊為參政王佐立。二並在衣錦坊內。
302
閩中三鳳坊為工部主事林清源、戶部尚書林泮、浙江副史林浚淵伯仲立。
303
登黃甲坊正德四年,為戊辰科進士立。
304
步青雲坊為正德丁卯科舉人立。
305
閩秀坊為成化辛卯科舉人立。
306
拔萃坊為成化甲午科舉人立。
307
集賢坊正德七年,為天順壬午科、成化乙酉科、戊子科舉人立。
308
國華坊正德七年,為庚午科舉人立。
309
三元坊成化十年,知府唐珣為狀元陳□、會元林志、解元張伯福立。上七坊並在藩維坊內。
310
拔秀坊弘治十八年,為甲子科舉人立,在北門。
311
大司徒坊為戶部尚書張繼立,在文儒坊。
312
東南戰功第一坊為總制張經立,在芋坑山。
313
進士坊九一為參政王英立,在南街西;一為刑部員外郎周熊立,在後街東;一為成化十一年,參政鄭□□立,在衣錦坊;一為知府任文遂立,在文儒坊;一為知府王景隆立,一為參政薛琚立,一為弘治七年癸丑科進士立,三俱在藩維坊;一為天順三年進士婁瑾立,在北門;一為郎中劉琮立,在鳳崗。
314
貞節坊一為舉人裴俊妻蔡氏立,一為金石妻餘氏立,二並在後街。一為謝□妻潘氏立,在文儒坊。一為李徽妻林氏立,在三山驛前。
315
國朝
316
孝子坊乾隆四年,為孝子何履旭立,在郎官巷。
317
貞節坊一為順治間湯士城妻何氏立,在源裏鴻尾。一為康熙間林振巖妻陳氏立,在洪塘山。一為康熙間陳輔鑾妻林氏立,在源裏鴻尾。一為康熙間楊儼妻王氏立,在鳳凰池。一為康熙間蒲肇基妻郭氏立,在北門外馬坑。一為雍正間鄭任鑒妻林氏立,在祭酒嶺。一為雍正間陳蔚起妻胡氏立,在西門外荷亭。一為雍正間葛得我妻徐氏立,在北門外新店。一為鄭長滋妻林氏立,一為李肇魁妻陳氏立,一為李肇芳妻林氏立,一為曾景惠妻陳氏立,一為張廷遵妻葉氏立,一為王言華妻林氏立,一為王元立妻鄭氏立,一為王元定妻李氏立,以上俱乾隆年立,在西門外新亭。一為乾隆年陳夢鯉妻林氏立,洪山橋。一為陳文煥妻鄭氏立,一為力子儼妻陳氏立,一為吳有遠妻鄭氏立,一為林日旻妻陳氏立,一為林邦龍妻謝氏立,一為魏日火廣妻曾氏立,一為張元濟妻郭氏立,以上俱乾隆間立,在北門外觀音亭。一為乾隆年潘彥國妻林氏立,一為乾隆年嚴常任妻林氏立,二並在北壇。一為乾隆年林嘉猷妻王氏立,在北禪寺。一為乾隆年蔡克明妻嚴氏立,一為乾隆年陳治傅妻林氏立,二並在銅盤山。一為乾隆年周維叢妻倪氏立,在北門外馬坑。一為乾隆年李琳妻王氏立,一為乾隆年何茂猷妻林氏立,二並在北門外新店。一為乾隆年張帝擢妻林氏立,在北門外灰爐頭。一為乾隆年林長輝妻陳氏立,在北門外龍腰山。一為乾隆年張奮異妻陳氏立,一為乾隆年蘇文爵妻趙氏立,一為乾隆年程絢聲妻高氏立,三並在西門外荷亭。一為乾隆年官可則妻王氏立,在西門外文山浦。一為康熙間廖超妻林氏立,在馬園山。一為乾隆年莊應琳妻林氏偕男仁妻周氏立,在馬鞍。
318
古田縣
319
大街南自太門,北抵節鎮門。
320
中街南自按察分司,北抵油巷。
321
後街南通橫街,北抵文興坊巷。
322
縣前街東自青藜閣,西抵中街。
323
縣後橫街東自城西,抵迎仙橋。
324
下市橫街自南門,抵勸農橋。
325
上坊橫街西接玉堂坊。
326
後林巷東通大街,西抵水松坑。
327
趙家巷西出大街,東抵城。
328
萬家巷東通城門,西至街。
329
文興巷東通城,西至後街。
330
方厝巷東通水門,西抵大街。
331
莊家巷直至郭厝園,西至普濟井。
332
金井蒼東通城,西通街。
333
張厝巷東通大街,西抵後田。
334
蔡舍巷東通水門,西抵大街。
335
油巷東通太街,西抵吉祥寺。
336
湯舍巷東至街,西抵中街。
337
長橋巷東通城,西抵大街。
338
丁厝巷東通玉灘門,西抵中街。
339
當街後巷
340
縣後巷南自煥文水門,西至迎仙橋。
341
慈濟新宮巷南從迎仙橋,北橫陳魏屋邊巷。
342
分司巷東通大街,西抵按察分司。
343
石平巷東通石平橋,橋崩,門寨後為民居,抵大街,巷尾有井。
344
雙塔巷巷口有雙塔,東通大街,西至後河。
345
朱舍巷東通城,西至大街,舊有水門,後塞。
346
後莊巷東出後河,西俱抵城。
347
下莊巷東出後河街,北俱抵城。
348
坊表
349
仁壽坊在縣治南,宋時立。明天順間知縣尹古重修,後毀。
350
宣化坊在縣譙樓西儒學東。明洪武初扁曰善教。成化十年重修,復名宣化,正德七年毀。
351
興賢坊在學右畔。明萬歷二十二年,知縣劉□陽改為文運、重光,一在後街佑聖宮前。以上二坊明末廢。
352
城隍坊在三保。
353
以上公署坊表。
354
355
蘭魁坊在縣治北大街,邑令劉元亮為省元蘇大璋立,明廢。
356
恩榮坊在煥文橋傍。
357
攀桂坊在縣治北萬安橋巷口,嘉泰間為林森立,明廢。
358
承流坊在縣譙樓東,舊名通德,邑令洪天錫為林擇之建,後毀。
359
360
雲梯坊在後街,元時立,明洪武初重建。
361
362
玉堂金馬坊在一保,舊名雲津。洪武初為翰林學士張以寧立,弘治六年知縣屠容重修,崇禎壬申複毀,庚辰年知縣郭維藩重立。
363
文興坊在縣治北,舊名達英,明洪武初改名文興,嘉靖元年毀。
364
文登坊在縣治北,宋時立,名晝錦,明洪武初改為文登。
365
叢桂坊為永樂九年舉人曾斌、吳牧立,在縣治北。
366
步蟾坊為宣德五年舉人林獻立。
367
登瀛坊在縣治西,明宣德間為進士陳敏政立。弘治末,知縣蕭謙改立于縣治之南,名曰春魁。正德七年毀。
368
應奎坊為天順元年舉人趙昂立,在縣治北。
369
擢秀坊為天順間舉人莊嚴立,在縣治北。
370
青雲坊為弘治九年舉人張文造立,在縣治南。
371
褒恩坊為弘治間誥封郎中羅宗蔭立。
372
鳳鳴坊為正德間舉人林鉞立,在縣治北。
373
大方伯坊為正德間布政使羅榮立,在縣治北。
374
賓俊坊為嘉靖二十二年舉人魏煥立,在縣治北。
375
登俊仿在中街,明末廢。
376
張學士坊在三保。
377
進士坊二一為弘治三年進士羅榮立,在迎仙橋畔;一為萬歷年間進士餘文龍立,在南門外。國朝乾隆甲子年大風,傾圯。
378
貞節坊一為曾縉妻趙氏立,在縣北。一為陳天顏妻姚氏立,在六神巷口。一為陳德寬妻周氏立,在西園巷。一為何翁氏立,在後街。一為徐陳氏立,在油巷。一為江詩雅妻彭氏立,在迎仙橋。一為魏學洙妻江氏立,在八都。一為陳玉才妻鐘氏立,在楊阪。
379
國朝
380
孝子坊為雍正五年盧朝鼎立,在縣治北。
381
貞節坊一為康熙十四年,郭聖昌妻黃氏立,在迎仙橋,一為雍正元年林日肅妻陳氏立,在達德坊。
382
屏南縣
383
南門大街
384
東門大街
385
西門大街
386
陸厝街
387
西門後街
388
北門街
389
縣前街
390
學前街
391
城隍廟街
392
義學前街
393
閩清縣
394
學前街
395
迎恩街
396
十字街
397
西門街
398
浮橋頭街
399
後坪巷
400
際留莊巷
401
後葛埕巷
402
南宅巷
403
下社里巷
404
湖園巷
405
桴橋頭巷
406
坊表
407
興賢坊宋崇寧二年立,在儒學前。
408
玉山坊元豐二年立,在臺山旁。
409
宣化坊明正統七年,知縣吳清立,在縣治前。
410
崇禮坊在縣治右。
411
步蟾坊在縣前。
412
以上公署坊表。
413
414
賢良坊治平四年為陳祥道立,在縣治西。
415
使華坊紹興十五年為提刑劉覬立,在縣治前。
416
釋褐狀元坊淳熙四年為黃唐立。
417
狀元坊嘉定元年為鄭自誠立。二並在縣治東。
418
419
進士坊二一為許容立,在縣治西;一為鄭源立,在護仁里。
420
長樂縣
421
西街縣治西隅。
422
十洋街縣前,如十字,因名。明隆慶六年,知縣蔣以忠砌,東抵興賢坊,西通射圃,南經所憩亭。
423
北街東抵城隍前,西抵北門,南隸上巷。知縣蔣以忠砌。
424
城隍街縣東,知縣蔣以忠砌。
425
興賢坊縣東,通儒學前。
426
嶺口街縣東,通文化街。
427
河南街縣西,通仁澤坊。
428
後坡巷縣東隅上街。
429
大園巷上街至城牆。
430
新巷興賢街,旁有方井。
431
東賢巷新巷左,修曲不能旋馬。
432
府巷上街直至城牆。
433
府埕巷下街,即舊儒英門地。
434
太平橋東上巷北抵水關,西循溪人民居。
435
太平橋東下巷南抵城牆,西循溪阪至城。
436
金厝巷東隅上街,抵芝山。
437
湖井巷東隅下街,南抵田中,有井。
438
五通巷西分司旁,上通社稷壇,嘉靖間知縣俞介開。
439
楊井巷縣治西,通射圃,中有醴泉井。
440
陳存巷西隅上街,通社稷壇,知縣俞介開。
441
上巷西隅,抵拱極門。
442
衙裏巷西隅下街。
443
坑尾巷西隅上街,通金斗坑。
444
下巷西隅坑尾巷。
445
綠衣巷縣治西街,居民侵其半,今複之。
446
坊表
447
興賢坊正德七年知縣楊梁立。
448
仁澤坊正德七年知縣楊梁重立,在縣治西。
449
正學坊正德十五年知縣曹金茲立,在東察院前。
450
賢路坊舊名泮宮,嘉靖二十四年教諭劉洙潤改今名,在儒學東。
451
崇正坊知縣楊梁立,在東門外朱文公祠前。
452
鎮夷坊在梅花千戶所。
453
激揚坊即正學坊,萬歷間知縣盧龍雲改今名。
454
以上公署坊表。
455
456
翰林坊元佑間為學士陳合立,在縣治東。
457
458
榜眼坊為永樂丙戍科陳全立,在縣治前。
459
翰林坊為陳仲完、陳全、陳登叔侄三翰林立。
460
擢桂坊為永樂壬午科舉人王借立,在十四都。
461
文化坊正德七年,為林坦、林珀、林塘、林章立,在東門外嶺口。
462
雙桂坊為正德巳卯科舉人陳大用、大護立。
463
九德坊正德丁丑科,為進士陳長珍、鄭憲、陳文沛、鄭源渙、陳毓賢、莊維春、陳嘉謀、林公輔,戴玉成立,在縣治西。
464
都憲坊嘉靖四年,為副都御史謝士元立。
465
忠諫坊嘉靖十五年,為太常寺評事林公黼立。三並在縣治東。
466
尚書坊嘉靖十六年,為工部尚書林廷選立,在縣治西。
467
登瀛坊隆慶三年知縣蔣以忠重立,在縣治西吳航頭。
468
聯科狀元坊為馬鐸、李騏立。
469
累世名卿坊
470
兄弟文宗坊為陳省兄弟立。
471
父子解元坊為林賜、林喬立。四並在十洋街中。
472
解元坊為林賜、林喬、林谷顯立,在縣治南。
473
登雲坊為舉人池鯨立,在縣東隅。
474
世科坊為高沂、高森父子立,並書高浚、高淮、高紹保、高伯齡、高進德、高號土А⒏呤蘇擰⒏咄⒅矣諫稀
475
聯桂坊為李孟玉、叔玉兄弟立。
476
龍門坊為御史吳實立。
477
憲臺坊為御史吳實立。三並在二都。
478
柱史坊為御史陳言立,在六都。
479
世沭恩光坊為陳嘉謀立。二並在十二都。
480
台憲坊為御史陳崇德立。二並在十九都。
481
牧民坊為進士林承訓立,在二十一都。
482
狀元坊三二俱為永樂壬辰科馬鐸立,一在縣治東,一在大宏里。一為永樂戊戍科李騏立,在縣西。
483
繡衣坊四一為正德三年御史陳言立,在縣治東,一為御史林廷選立,在六都。一為御史陳文試立,在十二都。一為御史陳景隆立,在十九都。
484
進士坊六一為正統乙丑科李叔玉立,在十洋街。一為成化丙辰科陳潭立,九都。一為正統壬戍科鄭序立,在十都。一為成化甲辰科石璧立,在十二都。一為知府林繼衡立,在二十都。一為參議王有恬立,在大宏里。
485
貞節坊一為高伯明妻陳氏立,在四都。一為林以德妻王氏立,在十二都。一為謝傑妻陳氏立,在十九都。
486
連江縣
487
大市街西為欽平上里,東為欽平下里。
488
塘邊西街一名塘邊街。
489
天王前街街北別名仙塔街,舊有天王寺,故名。
490
化龍街一名大井頭,橋北稱土重後。
491
西上街即西門街。
492
萬石街一名白石頂。
493
仁壽街一名高吟。
494
王巷街
495
塘邊東街一名城隍前。
496
登雲街
497
長街南抵雲路街。
498
雲路街一名後路街。
499
興賢街一名義井。
500
學前街直抵東門,西上為王步街。
501
王步街東達小東門。
502
宏路街一名解元坊街。
503
院前街舊有資壽院。
504
務後街舊有稅務局,故名。
505
社壇巷在真武廟旁。
506
江上巷一名上巷。
507
卓家巷
508
陳家巷二巷俗呼婆奶巷,今廢。
509
花錦巷一名水巷。
510
石橋巷一名巷柄。
511
郭家巷一名射圃巷。
512
鄭家巷一名新巷,今廢。
513
文山巷、武邊巷、仁美巷、南亭巷以上四巷,一名府巷。
514
城隍巷、荔枝巷、孫家巷以上三巷,一名塔巷。
515
小龍津巷一名巷柄。
516
大龍津巷一名中巷。
517
坊表
518
龍津坊舊名叢桂,宋咸淳間改今名,在縣前大街。
519
懷德坊宣化橋西。
520
魁龍坊縣西天王前。
521
親仁坊四並咸淳間知縣宋日隆立。
522
雲路坊元至元間知縣竇茂發重立。
523
連雲坊天歷間知縣李榮立,在鄭家巷口。
524
興賢坊明永樂初,邑人周鐸立,在宏路口興賢宮旁。
525
澄清坊宣德九年知縣劉仲戩立,在縣右。
526
宣化坊舊名美政,宣德十年知縣劉仲戩改今名。
527
稽古坊弘治三年,為知縣陳檢立,在魁龍坊。
528
鳳崗坊萬歷間,知縣張聘夫立,在縣東北。
529
以上公署坊表。
530
531
晝繡坊政和六年為王元鼎立。
532
狀元坊淳熙元年為鄭鑒兩優釋褐立。二並在懷德。
533
省魁坊嘉熙六年,為常挺立,在欽平里。
534
晝錦坊嘉定十五年為釋褐高夢月立,在光臨里。
535
登龍坊咸淳巳未,為趙良榕登文武進士建,在資壽街。
536
537
晝錦坊宣德元年為進士趙雍立,在西江街。
538
衣錦坊宣德二年為進士林淮宗立。
539
大魁坊宣德八年,為榜眼趙魁立,在江南街永思庵旁。
540
濟美坊宣德間為舉人林茱、林從川父子立,在西門大街。
541
憲節流芳坊宣德九年為副使林錦立,在天王前街。
542
青雲坊舊名叢桂,正統間為舉人吳善立。
543
丹桂坊正統間為舉人周儀立。
544
攀桂坊正統間為舉人張貞立,在二十九都。
545
文魁坊正統六年為舉人陳隆立,弘治三年為其孫舉人陳寵重立。
546
聯英坊正統間為舉人趙璉、趙皋父子立,在仁壽街。
547
應奎坊正統間為舉人趙瑛立,在務後街。
548
毓秀坊正統間為舉人林璺立,在東岱。
549
解元傳坊景泰間為解元翁賓、舉人翁士榮立。
550
廌繡坊景泰間為御史張子初立。二並在縣前大街。
551
文科坊景泰間為舉人陳元憲立,在王巷街。
552
鳳鳴坊景泰間為舉人林治立。
553
登科坊天順間為舉人陳崧立,在安慶里。
554
登俊坊成化間為舉人呂繼和立,在宏路街。
555
梯雲坊成化間為舉人章樓立,在文山街。
556
傳芳坊成化間為舉人陳從儒立,在登雲街。
557
憲節流芳賢科接武坊成化間,為副使林錦、舉人林泮父子同立,在文山巷。
558
聯芳坊成化間,為舉人林彥修、林彥學、林智兄弟立,在縣東長街。
559
世美坊成化間為舉人趙壆立,在江南街。
560
世英坊成化間為舉人翁士榮立,在宏路街。
561
起鳳坊弘治間為舉人陳元憲立,在王巷街。
562
亞元坊弘治間,為會魁楊公榮立,在縣南相公堤。
563
三邊總憲四世登瀛坊弘治間為副都御史歐信立,正德二十九年以其孫思賢、思誠連登進士重立。
564
憲台雙誥坊正德辛未為御史王德溢父王鋼立。
565
郡伯坊正德戊寅,為知府陳晴和、知州陳璽立。
566
福星坊嘉靖丁酉為參政游璉立,在縣西。
567
參藩坊嘉靖間為大參趙雍立。
568
天錫綸褒坊嘉靖間為副使吳世澤父吳王倉立。
569
科甲傳芳坊嘉靖間為進士吳世澤、吳文華、舉人吳應乾、吳尚誠立,在縣前大街。
570
司徒大夫坊為郎中陳坦立。
571
大夫良坊為知州陳址立。
572
大夫坊為同知吳尚誠立。
573
柱史坊嘉靖四十三年,為御史孫用立。
574
賢大夫坊萬歷間為同知王一岳立。
575
百歲耆儒坊萬歷間為都諭黃鳴鶴立。
576
三世中丞坊萬歷間,為贈右都御史吳王倉、吳世澤、都御史吳文華立。
577
大司馬大中丞坊萬歷間為尚書吳文華立。
578
世科坊二一為景泰七年舉人張偉立,一為成化二十年舉人陳謙光立。
579
豸繡坊二一為宣德九年御史孫欽立,一為景泰四年御史張子初立。
580
進士坊二一為景泰三年進士陳鴻立,一為嘉靖元年進士朱冕立。
581
貞節坊一為弘治間黃羽未婚妻謝氏立,在定海堡。一為嘉靖間孫坦妻邱氏立,在王步街。一為嘉靖間王複源妻滕氏立,在二十九都。一為萬歷間孫夢弼未婚妻林氏立,在天王街。一為萬歷間黃應龍未婚妻陳氏立,在透街。一為天啟間陳天秩妻立,在美政街。一為崇禎間陳喬桂妻林氏立,在福星坊街。
582
國朝
583
孝子坊雍正七年為孝子張燾立,在仙塔街。
584
貞節坊一為康熙間游日臨未婚妻楊氏立,在義井街。一為康熙間游邦興未婚妻林氏立,在興賢境巷。一為康熙間陳邦琳妻鄭氏立,在幕賢街。一為雍正間游為光妻黃氏立,在化龍街。
585
羅源縣
586
縣前街
587
學前街
588
宅前街
589
館閣前
590
司前街
591
東門街
592
西門街
593
鐘樓街
594
半街
595
塔頭街
596
草橋街
597
半行街
598
南門街
599
坑園街
600
浿邊街
601
路角街
602
涼平下街
603
橋囝頭街
604
北門街
605
羅厝巷
606
後張巷
607
孝巷
608
左城邊巷
609
右城邊巷
610
假山巷
611
溪邊巷
612
北城邊巷
613
餘厝巷
614
五顯宮巷
615
杏□巷
616
後邊巷
617
浿邊巷
618
學東巷
619
學西巷
620
水關巷
621
五顯巷
622
阮厝巷
623
東門城邊巷
624
坊表
625
耆壽坊宋開寶元年立,在篤行坊口。
626
慶元坊開寶三年立,在八角井巷。
627
清源坊雍熙三年立,在澄清坊內。
628
延慶坊皇佑五年立,在梅關巷。
629
登賢坊嘉祐五年立,在萬壽塔邊。
630
登泰坊淳熙三年立,在岸橋側。
631
仁壽坊紹興三年立,在縣治東下海嶺。
632
棣華坊元至元二年立,在社稷壇前。
633
篤行坊明洪武五年知縣鄭複初立,在水陸寺側。
634
承流坊在縣前左,後改為牧愛。
635
宣化坊在縣前右,後改為保障。
636
崇文坊明洪武十年,縣丞龐益立,在儒學前。
637
旬宣坊布政分司左。
638
停驂坊
639
駐節坊,二並弘治間知縣徐珪立。
640
演武坊嘉靖乙巳年知縣高相立。
641
騰蛟坊學前左。
642
起鳳坊學前右。
643
義路坊儒學東路口。
644
禮門坊儒學西路口。四並萬歷元年知縣蕭蔚立。
645
以上公署坊表。
646
647
乘駟坊淳熙三年為張斗南立,在南門橋。
648
魁星坊為特奏第一陳縝立,在縣治西北。
649
使旌坊為少卿黃瑜立,在縣治橋側。
650
興賢坊為少師張磻立,在南莊巷口。
651
晝錦坊為安撫黃士清立,在萬壽塔邊。
652
登龍坊為尚書陳顯伯立,在沈尉橋北。
653
連桂坊為陳與行父子同登第立,在環玉館右。
654
袞繡坊為太宰餘深立,在環玉館。
655
冠英坊為參政張蔚立,在後張巷。
656
擢秀坊為侍郎王序立,在梅關巷。
657
658
孝巷坊至元二年,為孝子林戇孫立,在登賢村。
659
660
攀桂坊永樂十七年為舉人游端立。
661
登雲坊永樂二十一年為舉人林塤立。二並在招賢里。
662
繼科坊成化七年為舉人張滿立,在儒學西。
663
經魁坊成化七年為舉人趙明立。
664
雙鳳坊成化二十一年為舉人林深、黃潼立,在環玉館。
665
司徒坊萬歷丙午為進士尤光被立,在城西官亭。
666
永福縣
667
縣前街
668
東門街
669
東皋山街
670
北街
671
西門街
672
東門外街
673
南門外街
674
新安巷
675
土地巷
676
許厝巷
677
楊巷
678
府館巷
679
玄壇巷
680
虹井巷
681
古井巷二並城中甘泉也。
682
上馬巷
683
流民巷
684
坊表
685
龍津坊宋寶佑三年立,在十二都。
686
明倫坊德佑元年立,在十三都。
687
拱辰坊淳熙四年立。
688
咸寧坊
689
宣化坊
690
澄清坊三並咸淳八年知縣林士宗重立,縣治南。
691
興賢坊南門外。
692
泰邑坊縣治南,明萬歷十四年知縣唐學仁重立。
693
以上公署坊表。
694
695
華封坊紹定間立,在十四都。
696
武狀元坊淳熙十一年為江伯虎立,在八都。
697
平政橋坊淳佑二年為昭武黃熙立。
698
兩制坊咸淳七年為侍郎盧鉞立。
699
三狀元坊為蕭國梁、鄭僑、黃定立。
700
武釋褐狀元坊為黃東叔立,在十都。
701
大學兩優釋褐狀元坊為張景忠立,在二十五都。
702
狀元坊三一為乾道二年蕭國梁立,在縣治東。一為乾道五年鄭僑立,在縣治西。一為乾道八年黃定立,在二都龍嶼。
703
704
登雲坊正統間為舉人張澤立,縣治東。
705
世科坊為進士張鐸、張鏡、張山立。
706
狀元接武坊
707
科甲傳芳坊在縣治。
708
國朝
709
孝子坊雍正六年為彭錦立,在縣治前。
710
貞節坊一為雍正五年張光教妻方氏立,在接官亭前。一為乾隆六年張大儼未婚妻柯氏立,在縣前。
711
福清縣
712
縣前街東達學前街,西接漁市,北抵後浦街,南通小橋街。
713
小橋街在縣治南,東抵縣前。
714
宦街內有方伯魏體明第。
715
學前街東抵東門,西抵縣前。
716
上井街
717
下井街
718
產塘街前通西門街,後通宦街。
719
西門街
720
後浦街北抵小北,南通漁市。
721
藍橋巷在縣南,一名藍尾巷。
722
楊春巷在縣北。
723
檜亭巷在上井街。
724
官驛巷通上井街。
725
中巷
726
東巷後通產塘街。
727
杏園巷中有杏高數丈,故名。
728
湖邊巷
729
西頭巷
730
河頭巷前達橫街。
731
道院巷通官塘路。
732
官塘巷在西塘。
733
敖里巷後通鳳山。
734
侵雲巷王奉直屋東。
735
下盧巷前通官塘,後接山門頭。
736
林河巷林氏名河居此,故名。
737
澗下巷陳氏居此。
738
文高巷
739
下趙巷自複嶺
740
上巷
741
侯伯巷
742
上井巷通上井街。
743
下井巷舊夏前。
744
下施巷通後浦街。
745
上林巷通後浦街。
746
城隍巷通後浦街。
747
後巷通後浦街尾。
748
水晶巷近小北門,一名子真。
749
琉璃巷在南門兜。
750
圳乾巷在藍水巷尾。
751
市頭巷接橫街。
752
鄭巷
753
王巷
754
坊表
755
崇教坊在文廟右。
756
興賢坊在文廟左。俱洪武庚辰教諭王原立。
757
明新坊在譙樓下。
758
以上公署坊表。
759
760
宏詞襲慶坊在城南隅,嘉泰二年為陳貴謙、貴誼相繼中宏詞科立。
761
文隱坊在文興里,嘉定四年為高士林公遇立。
762
文遠坊在新豐里,為理學陳藻立。
763
文介坊在海口,理學林亦之立。
764
父子兄弟學士坊在東塘,為夏臻並子之邵、之文立。
765
聯魁坊在漁溪,為林希逸解試、省試、殿試俱魁立。
766
通儒坊在縣東,為理學王蘋立。
767
晝錦坊在縣治東,為龍圖閣學士林遹立。
768
襲慶坊為林文節建。
769
冠英坊在城中,為林慄魁國學建。
770
登瀛坊在城南隅,為林仲堪子孫登科立。
771
春桂坊在城西隅,為林瑑、璟、環兄弟同登第立。
772
忠臣坊在南門外,為鄭俠立。
773
狀元坊一為林山慄立,在縣東塘。一為林石立,在新豐里。一為王宗合立,在靈得里。一為林良顯立,在新豐里。
774
文武傳芳坊在東塘,為景泰癸酉科舉人林洪、丙子科舉人林槐、弘治乙卯科舉人林信、武狀元林山慄、武解元林良寵立。
775
兩京文衡坊在市心街,正德間為提學御史陳伯亮立。
776
喬梓聯芳坊在方興里,正德間為黃玨、黃泗父子聯科立。
777
二少方伯坊在方民里,嘉靖元年為左參政韓宏、右參政韓鏞立。
778
文在坊在城內直街,上書會元吏部郎中林春、吏部科給事中薛廷寵、甲午解元楊子克、經魁薛欽、亞魁周坤、舉人陳一科、魏濠、黃仁惠、方塘、魏文煬、乙未科進士施千祥、王一言、吳從義、郭萬程、翁世經,嘉靖丙申年建。
779
方伯坊在邑治前,為四川左布政使魏體明立。
780
盛時奎壁坊在縣西城內,為萬歷巳卯科游廷柏、吳志魯、陳名彰、盧一誠、葉向高、方懋學,萬歷壬子科陳其殷、王錫侯、江世祿、陳懋學、林茂槐、張日耀、施一皋、何應軫、余夢鯉、張材立。
781
直節回天坊在漁溪,為御史林汝翥立。
782
澄清坊在王巷口,為御史鄔孟立。
783
都憲坊在永賓里,為都御史王克複立。
784
大參坊在縣治前,為四川參政吳從義立。
785
熙朝進士坊在龍江橋上,為進士韓宏、韓鏞、項澄、周信、林堉、謝天錫、鄭慕、郭萬程、張德熹、李庶、林廷奎、林繼衡、余夢鯉、林有臺、林正亨、李允佐、郭文祥、施起元、張可立立。
786
科甲世美坊在海口城,為進士項澄、舉人項潭、項志德、項志仁、項永譽立。
787
忠烈名臣坊在龍江橋上,為貢士陳和、陳英、鄭咸陳、韓璉、潘忠、潘鑄、鄭逄、李淵、江項、邵文瑸、鄭泰、蔡化達、周文瑞、項英、郭造卿、謝公元、林公征、林公惠、林嶝、鄭元勳、高福立。
788
給諫坊在龍江橋,為贈戶科給事中林有材子戶部都給事中林正亨立。
789
韋布回天坊在方民里,為布衣林揚奏蠲虛稅立。
790
寺丞坊在方民里,為贈大理寺寺丞林元豪子大理寺寺丞林有臺立。
791
保障東南坊在鎮東衛,為福建參將秦經國立。
792
東南名將坊在鎮東衛,為福建都督僉事升廣西掛征蠻將軍印呼良朋立。
793
百歲坊在方民里,為彭孟鏜立。
794
天卿世寵坊在縣西門外,為吏部侍郎葉向立。
795
黃閣重綸坊在縣南門外,為贈光祿大夫文淵閣大學葉士儼子、贈大學士葉廣彬、孫贈大學士葉朝榮、曾孫太子太保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葉向高立。
796
豸繡坊四為成化御史林堉立。一在永賓里,御史張顯立。俱在方民里,為正德御史謝天錫、鄭慕立。
797
進士坊一在南隅,為正統進士李燦立。一在時和里,為正統進士何宜立。一在東隅,為天順進士戴浚立。一在福唐里,為天順進士薛士暄立。一在永賓里,為天順進士林孟喬立。一在西門街,為成化進士林清立。一在永賓里,為成化進士張穀立。一在仁壽里,為成化進士周信立。一在福唐里,為成化進士林傴立。一在西門街,為成化進士陳義立。一在市心街,為嘉靖進士毛秉鐸立。一在方興里,為嘉靖進士黃□惠立。一為正統壬戍科進士夏裕立,在北隅。一為景泰進士俞璟立,在永東里。
798
貞節坊一為嘉靖間旌表庠生郭世治妻何氏、進士郭萬程妻盧氏立,俱在方民里。
799
國朝
800
貞節坊一為龔孟暘妻王氏立,在城東隅。一為庠生林岫妻王氏立,在方民里。一為鄭志哲未婚妻餘氏立,在南門外。一為黃士瓚未婚妻方氏立,在方興里。一為郭應璧妻林氏立,在安香里。一為吳融朗妻何氏立,一為吳可淳妻楊氏立,俱在文興里。一為陳實蓁妻張氏立,在北關內。一為陳允位妻餘氏立,在水陸橋。一為林君亮妻敖氏立,在城北隅。一為何正景妻鄭氏立,一為張澄渭妻薛氏立,俱在時和里。一為周肇貴妻陳氏立,一為李志行妻陳氏立,俱在五龍塔橋。一為林潮妻夏氏立,在新豐里。一為郭伯海妻林氏立,在安香里。一為林伯範妻李氏同婦李氏立,在官柄山。一為林邦彥妻李氏立,在石竹山麓。一為劉德祐妻倪氏立,在永壽里。一為林勝卿未婚妻何氏立,在永福里。一為吳觀餘妻許巽官立,在南門外。一為林烺妻吳氏立,在文興里。一為周澤妻湯氏立,一為何潮顯妻林氏立,俱在新豐里。一為周君明妻王氏立,在修仁里。一為俞元惠妻林氏立,在永東里。一為張登棟妻何氏立,在時和里。一為李有純妻林氏立,在五龍街。一為董鳳苞妻劉氏立,在修仁里。
URN: ctp:ws825133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