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大明會典卷之八十四

《大明會典卷之八十四》[View] [Edit] [History]

1
郊祀四
2
祈穀今罷
3
嘉靖十年
4
一前期五日、
5
上詣犧牲所視牲。先一日告
6
廟、及還參拜、俱如
7
大祀之儀。告辭、曰明日恭視
8
祈穀牲儀。參辭、曰恭視
9
祈穀牲儀回還。次日以後
10
命大臣輪視如常儀
11
一前期四日、太常寺、奏祭祀。
12
諭百官致齋三日。
13
上親填告請
14
太祖祝版於
15
文華殿
16
一前期三日、
17
上詣
18
太廟、請
19
太祖配
20
神。以脯醢酒果、行再拜一獻禮。祝文曰
21
維嘉靖 年歲次   月 朔 日
22
孝玄孫嗣皇帝[御名]敢昭告於
23
皇祖太祖高皇帝。曰、茲以今月 日啟蟄之辰、恭祀
24
上帝於
25
圜丘、為民祈穀。謹請
26
皇祖侑
27
神。伏惟
28
鑒知。謹告
29
一前期二日、太常卿同光祿卿奏省牲如常儀
30
一前期一日、
31
上親填祝版於
32
文華殿。遂告於
33
廟。告辭曰
34
孝玄孫嗣皇帝[御名]明日祗詣
35
南郊、行
36
祈穀禮。謹詣
37
祖宗列聖帝後神位前、恭預告
38
知。夜二鼓、禮部尚書上香、侍郎導引、太常卿捧請
39
神版奉安於壇位、俱如
40
天祀之儀
41
一陳設
42
上帝位
43
犢一    玉用蒼璧一  帛一 青色
44
豋一    簠簋各二   籩十二
45
豆十二   蒼玉爵三   酒尊三
46
篚一    祝案一
47
配帝位 同惟不用玉
48
正祭。是日
49
上常服乘輿。至
50
昭亨門右。
51
上降輿。導引官導
52
上至大次、具祭服出。由左門入。至陛上、行祭禮、如
53
大祀之儀。 惟不燔柴
54
上還至
55
廟參拜。致辭曰
56
孝玄孫嗣皇帝[御名]祗詣
57
南郊祈穀禮成。躬詣
58
祖宗列聖帝後神位前、謹用
59
參拜。畢。還宮
60
一祝文
61
維嘉靖 年 月 日
62
嗣天子臣御名祗奏於
63
皇天上帝。曰、候維啟蟄、農事將舉。爰以茲辰、敬祈
64
洪造。謹率臣僚、以玉帛犧齊粢盛庶品、備斯明潔。恭祀
65
上帝於
66
圜丘。仰希
67
垂鑒、錫福烝民。俾五穀以皆登。普萬方之咸賴。奉
68
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
69
帝侑
70
神。尚
71
72
一樂章
73
74
帝神 中和之曲
75
臣惟
76
穹昊兮民物之初。為民請命兮祀禮昭諸。備筵率職兮祈
77
洪庥臣衷微眇兮悃懇誠攄。遙瞻
78
駕降兮霽色輝。歡迎鼓舞兮迓
79
龍輿。臣愧菲才兮後斯民。願福斯民兮
80
聖恩渠
81
奠玉帛 肅和之曲
82
烝民勤職兮農事顓。蠶工亦慎兮固桑阡。玉帛祗奉兮暨豆籩。仰祈
83
大化兮錫以豐年
84
進俎 咸和之曲
85
鼎烹兮氣馨。香饈兮旨醽。
86
帝垂享兮以歆。烝民蒙
87
福兮以寧
88
初獻 壽和之曲
89
禮嚴兮初獻行。百職趨蹌兮佩琤鳴。臣謹進兮玉觥。
90
帝心歆鑒兮歲豐亨
91
亞獻 景和之曲
92
二觴舉兮致虔。清醴載斟兮奉
93
前。仰
94
音容兮忻穆。臣感
95
聖恩實拳拳
96
終獻 永和之曲
97
三獻兮一誠微。禋禮告成兮
98
帝鑒是依。烝民沐
99
德兮歲豐機。臣拜首兮竭誠祈
100
徹饌 凝和之曲
101
三獻周兮肅乃儀。俎豆敬徹兮弗敢遲。願
102
留福兮丕而。曰雨曰暘兮若時
103
104
帝神 凊和之曲
105
祀禮告備兮
106
帝鑒彰。臣情上達兮感
107
昊蒼。雲程肅駕兮返
108
帝鄉。臣荷
109
恩眷兮何以忘。祥風瑞靄兮彌壇壝。烝民率土兮悉獲豐康
110
望燎 太和之曲
111
遙睹兮
112
天衢長。邈彼寥廓兮去
113
上方。束帛薦火兮希升聞。悃愊已通兮
114
沛澤長。樂終九奏兮神人以和。臣同率土兮咸荷
115
恩光
116
祈谷陳設圖
117
正位 南向
118
(見圖)
119
配位 西向
120
(見圖)
121
大享今罷
122
嘉靖十七年
123
一前期五日、
124
上詣犧牲所視牲。其先一日、
125
上告於
126
廟、及還參拜、俱如
127
大祀之儀。告辭、參辭、改稱
128
大祀曰
129
大享。餘並同。次日以後
130
命大臣輪視如常儀
131
一前期四日、太常寺奏祭祀如常儀。
132
諭百官致齋三日
133
一前期三日、
134
上詣
135
太廟寢殿、告請
136
睿宗
137
帝。以脯醢酒果行再拜一獻禮。祝文曰
138
維嘉靖 年 月 日
139
孝子皇帝[御名]敢昭告于
140
皇考睿宗獻皇帝。曰、茲以今月 日恭行
141
大享禮于
142
大享殿。謹請
143
皇考配
144
帝侑
145
神。伏惟
146
鑒知。謹告
147
一前期二日、太常卿光祿卿奏省牲如常儀
148
一前期一日、
149
上親填祝版於
150
文華殿。夜二鼓、禮部同太常堂上官請安
151
神御版位、俱如祈穀之儀
152
一陳設
153
上帝位
154
犢一   玉用蒼璧一   帛十二 青色
155
豋一   簠簋各二    籩十二
156
豆十二  玉爵三     酒尊三
157
篚一   祝案一
158
配帝位 同惟不用玉
159
一正祭 與祈穀同
160
一祝文
161
維嘉靖 年 月 日
162
嗣天子臣御名恭奏享乾
163
皇天上帝。曰、時當季秋、咸成農事。群生蒙利。黎兆允安。邦家是賴。
164
帝德敷天。臣統臣工、宜為酬
165
享。謹用玉幣犧牷、祗謝
166
生成大福。備此禋燎。奉
167
皇帝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淵仁寬穆純聖恭儉敬文
168
獻皇帝配
169
帝侑歆。尚
170
171
一樂章
172
173
帝神 中和之曲
174
於皇穆清兮、弘覆惟仁。既成萬寶兮、惠此烝民。祗受厥明兮、欲報無因。爰稽古昔兮、式展明禋。肅肅廣庭兮、遙遙紫旻。笙鏞始奏兮、祥風導雲。臣拜稽首兮、中心孔勤。爰瞻
175
寶輦兮、森羅萬神。庶幾昭格兮、
176
眷命其申。徘徊顧歆兮、鑒我恭寅
177
奠玉帛 肅和之曲
178
捧珪幣兮瑤堂。穆將愉兮
179
聖皇。秉予心兮純一。荷
180
帝德兮溥將
181
進俎 凝和之曲
182
歲功阜兮庶類成。黍稷馝兮濡鼎馨。敬薦之兮慚菲輕。大禮不煩兮惟一誠
183
初獻 壽和之曲
184
金風動兮玉宇澄。初獻觴兮交
185
聖靈。瞻
186
玄造兮懷鴻禎。曷以酬之心怦怦
187
亞獻 豫和之曲
188
帝眷我兮居歆。紛繁會兮五音。再奉觴兮莫殫臣心。惟
189
帝欣懌兮生民是任
190
終獻 熙和之曲
191
綏萬邦兮屢豐年。眇眇予躬兮實荷
192
昊天。酒三獻兮心益虔。
193
帝命參輿兮勿遽旋
194
徹饌 雍和之曲
195
祀禮既洽兮、神人肅雍。享
196
帝享
197
親兮、勉竭臣衷。惟
198
洪恩兮罔極。儼連蜷兮
199
聖容
200
201
帝神 清和之曲
202
九韶既成兮、金玉鏗鏘。百辟森立兮、戚羽斯藏。
203
皇天在上兮、
204
昭考在傍。嚴父配天兮、祗修厥常。殷薦既終兮、
205
神去無方。玄雲上升兮、鸞鵠參翔。靈光回照兮、鬱乎芬芳。載慕載瞻兮、願錫亨昌。子孫黎民兮、維
206
帝是將。於昭
207
明德兮、永懷不忘
208
望燎 時和之曲
209
龍輿杳杳兮歸上方。金風應律兮燎斯揚。達精誠兮合靈光。
210
帝庭納兮玉幣將。顧下土兮眷不忘。願錫吾民兮長阜康
211
大享殿
212
(見圖)
213
雩祀
214
國家凡遇水旱災傷、及非常變異。或
215
躬禱。或露告于
216
宮中、于
217
奉天殿升。或遣官祭告
218
郊、
219
廟、
220
陵寢、及
221
社稷、
222
山川。無常儀。嘉靖八年春祈雨、冬祈雪、皆
223
御製祝文。躬詣
224
南郊祠
225
皇天
226
后土。遂躬祠
227
山川
228
神祇于
229
山川壇。次日、祠
230
社稷壇。冠服淺色。鹵簿不設。馳道不除。皆不設配。不奏樂。後建
231
崇雩壇、始定雩祀之儀。十七年、躬禱雨於
232
崇雩壇。青服。用一牛以熟薦。具禮樂、與雩祀同。亦不設配。萬曆十三年
233
上親禱
234
郊壇、卻輦步行。有步禱儀、詳具于後
235
嘉靖十一年定雩祀儀 歲旱、則於季春之末。禮部奏請行禮
236
一前期四日、太常寺奏祭祀如常儀。
237
諭百官致齋三日
238
一前期二日、太常卿同光祿卿奏省牲如常儀。
239
次日復
240
241
一前期一日、
242
上親填祝版于
243
文華殿。遂告于
244
廟、如祈穀之儀
245
一陳設 與祈穀同
246
一正祭。是日
247
上乘輿至
248
昭亨門西。降輿。過門東。乘輿至
249
崇雩壇門西。降輿。導引官導
250
上至帷幕內、具祭服出。導引官導至壇門內。內贊導引官導
251
上至拜位行禮、如祈穀之儀。禮畢。
252
上至帷幕內易服。
253
駕還、詣
254
廟參拜。回宮
255
一祝文 臨時撰用
256
一樂章
257
258
帝神 中和之曲
259
於穆
260
上帝、爰處
261
瑤宮。咨爾黎庶、覆憫曷窮。旗幢戾止、委蛇雲龍。霖澤斯溥。萬寶有終
262
奠帛 肅和之曲
263
神之格思。奠茲文纁。盛樂斯舉。香氣氤氳。精禋孔熯、徹于
264
紫冥。懇祈膏澤、渥我嘉生
265
進俎 咸和之曲
266
百川委潤。名山出雲。愆暘孔熾。膏澤斯屯。祈年於
267
天。載牲于俎。神之格思、報以甘雨
268
初獻 壽和之曲
269
有嚴崇祀。日吉辰良。酌彼罍洗。椒馨苾香。
270
玄功溥濟。時雨時暘。惟
271
神是聽。綏以多穰
272
亞獻 景和之曲
273
皇皇禋祀。孔惠孔明。瞻仰來歆。拜首欽承。有醴維醽。有酒維清。雲韶侑獻。肅雝和鳴。
274
聖靈有赫。鑒享精誠
275
終獻 永和之曲
276
靈承無斁。駿奔有容。嘉玉以陳。酌鬯以供。禮三再稱。誠一以從。備物致志。申薦彌恭。
277
神昭景貺。佑我耕農
278
徹饌 凝和之曲
279
有赫旱暵。民勞瘁斯。于牲於醴。載舞載詩。禮成三獻。敬徹不遲。
280
神之聽之。雨我公私
281
282
帝神 清和之曲
283
爰迪寅清。昭事顥穹。仰祈甘雨。惠我三農。既歆既格。言歸太空。式受下土。萬方其同
284
望燎 太和之曲
285
赤龍旋馭。禮洽樂成。燔燎既舉。昭假精禋。維
286
帝降康。雨施雲行。登我黍稌。溥受厥明
287
雲門之曲 祭畢、使道童群歌之
288
景龍精兮時見。測鶉緯兮宵懸。肆廣樂兮鏗鍧。列皇舞兮蹁躚。祈方社兮不莫。薦圭璧兮孔虔。需密雲兮六漠。霈甘澍兮九玄。慰我農兮既渥。錫明昭兮有年
289
萬曆十三年步禱儀
290
一前期一日、
291
上具青服、以躬詣
292
南郊祈禱、預告于
293
奉先殿。行禮如常儀
294
一前期一日、太常寺進祝版。
295
上親填御名訖。太常寺博士捧出安輿亭內。抬至
296
南郊神庫奉安
297
一太常寺預設酒果脯醢香帛于
298
圜丘。牛一、熟薦。設
299
上拜位于壇壝正中
300
一錦衣衛設隨朝駕。不除道
301
一正祭。是日免朝。昧爽。
302
上具青服御皇極門。太常寺官跪奏請
303
聖駕詣
304
圜丘。
305
上起步行。護駕侍衛并導駕侍班翰林科道等官如常儀。百官各青衣角帶、恭候於
306
大明門外。
307
內閣禮部太常寺近前。其餘文東武西、各照常朝班行序立。
308
駕至。魚貫前導。卑者在前。崇者在後。緣道兩旁、離
309
御路稍遠。文武兩班就中又各自為對。至
310
昭亨門、照前序立候
311
駕。監禮御史等官如常儀。鴻臚寺仍委序班十餘員整肅班行。不許喧嘩越次
312
313
駕至昭亨門。導引官導
314
上至左欞星門外幕次少憩。禮部尚書侍郎太常寺卿少卿跪奏詣壇位。內贊對引官導
315
上行。典儀唱執事官各司其事。內贊奏就位。
316
上至拜位。典儀唱迎神。內贊奏升壇。導
317
上至香案前。奏跪。奏上香。
318
上三上香、訖。奏復位。奏四拜。 傳贊百官同 典儀唱奠帛。行初獻神。內贊奏陞壇。導
319
上至
320
神御前。奏獻帛、訖。奏獻爵、訖。奏詣讀祝位。奏跪。 傳贊百官皆跪 贊讀祝、訖。奏俯伏、興、平身。 傳贊百官同 奏復位。典儀唱行亞獻禮。內贊奏陞壇。導
321
上至
322
神御前。奏獻爵、訖。奏複位。典儀唱行終獻禮。 儀同亞獻 典儀唱送神。內贊奏四拜。 傳贊百官同 典儀唱讀祝官捧祝、進帛官捧帛、各詣燎位。內贊奏禮畢。導引官導
323
上出至幕次少憩。
324
上還。仍詣
325
奉先殿參謁如常儀
326
崇雩壇圖
327
(見圖)
328
節拜
329
嘉靖初、沿
330
先朝舊儀。每日於宮中行拜
331
天禮。後以為瀆、罷之。遇正旦、冬至、
332
萬壽聖節、於
333
奉天殿 今皇極殿 丹陛上行禮。既定
334
郊祀。遂罷冬至之拜。惟正旦、
335
萬壽聖節、行禮於
336
玄極寶殿。降慶元年罷。仍于
337
皇極殿丹陛上行禮
338
嘉靖中定
339
玄極寶殿拜天儀 今罷
340
前期一日、太常寺博士捧祝版于
341
文華殿、或精一堂、或臨時於
342
玄極門內、候
343
上親填御名。太常寺辦祭品。晡時、同供事官入殿內陳設。夜二鼓、太常寺官入候行禮。三鼓初、
344
上具服乘輿、至
345
凌霄門外。降輿。入門內。太常寺卿跪奏
346
神御位奉安訖。導引官導
347
上至
348
玄極門內、由集真門入、至左陛。內贊對引官導
349
上由左門入。就位。典儀唱迎
350
帝神內贊導
351
上由中陛登台、至香案前。上香。復位。四拜。典儀唱奠帛。行初獻禮。內贊導至
352
御案前。獻帛。獻爵。詣讀祝位。讀祝。行亞獻終獻禮。典儀唱送
353
帝神。奏四拜。奏詣望燎位。禮畢。
354
上回宮
355
祝文
356
元旦
357
維 年 月 日
358
嗣天子臣御名敢昭奏于
359
皇天上帝。曰、適維斯辰、節當元旦。歲時所重。爰奉典常。祗對
360
皇穹。仰瞻拜
361
祀。祈垂
362
洪造、大賜亨豐。臣無任瞻奉之至。謹奏
363
萬壽聖節
364
維 年 月 日
365
嗣天子臣御名謹昭奏於
366
皇天上帝。曰、臣以昧愚微資、上叨
367
帝心簡在。報稱無由。稔諸愆戾。今日臣生之辰、祗申叩拜。仰祈我
368
天慈
369
俯垂賜鑒。伏望
370
降歆。益大
371
生生之仁。均囿民物於康和福壽之域。臣下情不勝瞻對之至。謹奏
URN: ctp:ws983353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